旧区面临清拆重建 “画下嘢”留住香港昔日风景
市建局早前就士丹顿街/永利街重建项目向城规会申请放宽地积比率,在原为旧式唐楼的位置上兴建20层高商住大楼,但就被批评毁旧区特色。近日,市建局决定撤回有关修订方案。“本身系好钟意画画。所以都想用写生认识返自己社区。画返旧嘅回忆。”市区变改令人兴叹,却也引起一群喜欢“画下嘢”的人走入小街窄巷重新探索社区。这次他们来到上环士丹顿街,以画笔为旧日香港留痕。
画过长沙湾、中环永和号以画保留本土记忆从事设计行业的彭啤,去年11月与另一位同样喜爱画画的友人成立“画下嘢 Wahayeah”专页,定期举办城市速写活动。“本身好钟意画画,所以都想用写生认识返自己社区,画返旧嘅回忆。”
之前画下嘢召集一众爱画之人,去过长沙湾、中环永和号、跑马地山村道54号大宅、北角继园街等绘画旧区面貌,兼与参加者分享该地的社区故事。
来到上环永利街,背后亦有故事:“2010年有套电影叫《岁月神偷》,令大家了解返永利街嘅情况,将佢由原本嘅重建范围剔咗出嚟。不过依家佢嘅重建区扩大晒,喺附近嘅城皇街呀、华贤坊西、华贤坊东同埋下面嘅士丹利街呢几个部份都计划拨入重建。”
街坊路过感好奇坐低一齐“画吓嘢”
活动当日天色阴暗,一直下着毛毛细雨。彭啤先在集合地点旧必列者士街街市前(将改建为香港新闻博览馆)简单讲解士丹顿街重建区背景及当日活动流程,然后便着参加者自由活动。
“大家自由活动啦,两个半钟、三个钟左右。可能佢对呢个街角有感觉嘅,就会坐低画呢个街角。之后我地会排晒啲画出嚟,互相欣赏返大家嘅作品啦。然后会邀请返𠮶位朋友仔讲解返点解画𠮶个角度,有冇遇到咩特别趣事呀。”
喜欢旧唐楼:下面做生意上面住 充满生活感“自己中意旧唐楼系因为佢个骑楼同采光嘅。依家好少建筑的露台会贴近街道。”
彭啤认为唐楼与楼下生活环境贴近,是令旧区充满人情味的原因。“档主自己做返生意,唔系大集团𠮶种营运。老板同街坊关系密切,都系我喜欢旧区嘅原因。下面就系做生意嘅地方,佢哋就住喺上面。觉得系好充满生活感嘅建筑方法、生活方式。我觉得呢啲地方香港系值得保留,而唔系变晒洋楼。”
遇好奇街坊带埋狗狗一齐画旧区的人情味,除在本土电影或旧日相片的浮光掠影中品味,彭啤与画下嘢的参加者曾亲身体会:“之前都去过唔同区接触街坊,有啲街坊住咗好多年,好惊喜。或者会话‘点解咁多人过嚟画画嘅,我哋住呢度都冇乜特别啫。’亦都试过有啲街坊放狗嘅时候,见到我哋画画就带埋只狗仔一齐坐低画画。”
上次画下嘢在北角继园街写生,也有住在楼上的小朋友特意回家拿画具一起画画。
今次在上环,也有路过的街坊见数十人坐在楼梯画画,好奇驻足观看或是搭话。亦有画友与附近商铺的老板攀谈,尤如街坊街里。
画后Sharing画者解构画作导赏后是作品分享环节,三十人在楼梯围圈,再将当日画作放在一起仔细端详画友的作品。然后由画者向众人解构自己画作,例如画了什么、为什么要这样画、画画时的想法、对周边环境的特别观察等,亦有团友会主动称赞“画得好靓㖞”“呢个角度好特别”“我钟意佢啲线条”,气氛轻松自由。
彭啤表示今次的活动有很多新面孔,时间较紧迫下只能选择部份作品分享“之前都会揾返每位参加者share(分享)返各自感受嘅,差唔多每幅都会讲,成个sharing会有个零钟。”
参加者:望捉紧香港尾巴Elaine有在分享会中展示画作,又带同妹妹Maggie参加她表示已数次参加画下嘢市区速写,不过是第一次来上环画画。
家在元朗的Elaine,认为中西区保留了香港独有风貌,“譬如叮叮(电车)呀,其他地区系冇嘅。我就好钟意画呢啲旧嘅区、旧嘅境。”
“虽然我唔系见证住香港嘅成长,不过起码都可以捉紧香港嘅尾巴,睇到好旧嘅景色。”Elaine表示虽然喜欢画画,却更希望这些风景能继续留在画框以外。因为没有风景,也不会有写生。“好想之后我老咗都有呢啲旧嘅香港景,可以陪住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