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观点】498万的“缩则”单位 卖家癫还是买家傻?

撰文: 香港01
出版:更新:

上周本港楼市陷入买卖两闲的拉锯局面,但个别“离奇”成交却惹市场注视,例如一个德福花园顶层“缩则”单位,竟以498万元成交,平均每呎创屋苑新高。或许有人觉得,花巨资购入这个条件欠佳的单位的买家是傻瓜,但当天水围嘉湖山庄也要“4字头”,在这个疯狂的楼市下,小市民要圆安居梦还有多少选择?

德福花园有“升降机不到”的顶层单位,以呎价1.4万元新高价易手。(黄永俊摄)

【延伸阅读】:楼市干升 十大屋苑周末仅10宗成交 德福花园呎价1.4万破顶

“缩则”单位条件差 买家无奈之选

该个成交价高达498万元、呎价创屋苑新高的单位,位于德福花园O座顶层11楼。由于屋苑的设计问题,德福花园的住宅大楼最低层与最高层,部份地方被公共设施占用,因此较其他楼层单位的实用面积细一截,亦即是所谓的“缩则”单位,就如德福的单位,实用面积一般都有四百多至五百多呎,但今次成交的“缩则”单位只有355呎。而按过去的成交,“缩则”较正常单位的价格低约5%至8%,因此今次成交的单位叫价达每呎1.4万元,高于现时普遍叫价约每呎1.3万元,令市场感到意外。

或许有人会认为,花498万元买一个“缩则”,买家是傻的吗?特别是这个德福顶层单位“无䢂到”,要由10楼再行一层楼梯才可到达,加上德福楼龄已超过三十年,有住户指顶层单位或多或少有漏水、渗水问题,名符其实是好天晒落雨淋,如此还要花近五百万元买一个可能问题多多的“缩则”,根本不值得。

早前美湖居2座F室顶楼连天台单位,实用面积441平方呎的两房,刚以443万元售出,呎价10,045元,为嘉湖山庄入伙20多年来新高。(吴美茸摄)

嘉湖也要“4字头” 置业上车悲歌

但与其说是买家傻,更贴切的是这宗成交尽显楼市的疯狂。因为同属九龙东的启德区,不少新盘的叫价已逾2万元、上车价要接近七百万元,对一些财力有限的买家而言,“只卖”498万元的德福“缩则”单位相对较易负担。且现时纵观全港各区,“4字头”的上车盘已经卖少见少,就如过往被称为“上车乐园”,但位置较偏远的天水围嘉湖山庄也要价超过四百万元,相比之下,德福“缩则”好歹也是交通便利的市区铁路上盖物业,498万元的成交价贵或不贵,似乎是见仁见智了。

更关键的是,现时楼市正弥漫著一种认为楼价仍会“有升无跌”的冲天牛气,手持物业准备放盘的业主,自以为“皇帝女唔忧嫁”,若准买家出价不够进取,业主宁可惜售,再等一会善价而沽。而一些准买家经历过不断睇楼、看著楼价不断攀升的痛苦经历,眼白白看著昨天的天价成为今天的低价,亦唯有“认命”,只得以天价打动业主放售,为自己或家人购买一个说不上理想的窝。

因此,虽然近期二手楼市陷入买卖两闲的交投闷局,如过去的周末周日,十大屋苑二手成交仅十宗,但能够成交的单位,往往是高价甚至是天价,形成量跌价升的“干升”局面。

㓥房户大幅上升,公屋轮候册排队人龙接近30万,3年上楼承诺亦已破产,梁振英指“房屋政策有更大成果”这个结论不知从何说起。(梁鹏威摄)

混淆住屋与置业 蜗居困局没出路

最教人无奈的是,对于楼市、对于楼价,过去几年有多少末日博士曾警告楼市泡沫爆破在即,结果就算内地经济波动、美国加息再加息、英国脱欧,美国选了特朗普做总统,香港楼价仍然照升不误,新高之后又是新高。

究其根本,此正正突显梁振英政府以置业为主导的错误房屋政策,不断为私人市场制造庞大的置业需求,小市民要觅得居所,就只得追赶私人市场的高楼价、高租金。只要港府继续将住屋与置业混为一谈,不负责任地将市民的住屋基本需要推卸给私人市场解决,无异于放任地产商与业主继续鱼肉深受蜗居之苦的小市民,若这不叫“官商勾结”,又叫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