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秒的历史】北韩危机的根源:苏联解体

撰文: 秦晞辉
出版:更新:

文:Arthur Chin上周美国宣布派遣航空母舰卡尔文森号战斗群往朝鲜半岛附近水域,令朝鲜局势一度紧张。自2002年以来,北韩政府宣布发展核武器,北韩核危机便引起了国际社会的视线。次年,在中国的斡旋之下,为化解北韩核危机的“六方会谈”出现,然而会谈展开六轮之后,以北韩在2009年的退出告吹。

北韩领袖金正恩。(资料图片)

此后北韩一直没有放弃发展核武。北韩分别在2009年、2013年和2016年等进行了四次核试验,其间多次引发地震。在去年9月北韩进行的核试验后,美国加州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学院的杰弗里·刘易斯(Jeffrey Lewis)指出,北韩该次核试验的核爆能量有2至3万吨当量,比二战期间向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的当量还要大,甚至可能超过向长崎投下的原子弹。于是,北韩核危机并非一些人眼中的纯粹虚张声势,而存在确切威胁。为什么这个在90年代曾引起五年大饥荒,曾饿死数十以至数百万的国家,能够发展先进的核武,以致威胁今天世界的和平?在取笑北韩领袖金正恩(见图)之前,让我们先了解这个国家的历史,以明白北韩的命运为何与苏联解体连结在一起。

北韩粮食危机的两大根源:山多地少与苏联解体 很多人在分析北韩的贫困问题时,容易简单归咎于专制政治和计划经济。然而,打从北韩在1948年成立以来,其政治经济制度便已是专制政治和计划经济,那么为何在94年饥荒发生前的46年间,一直没有饥荒的发生?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便需要从北韩的地理限制谈起。 北韩是一个山多平地少的国家,其地形以山区和高原为主,而平原和河川只占北韩国土面积的20%,不利农业发展。而且,北韩的降雨量低,有六成的耕地是旱田,土壤条件参差。所以,在李氏王朝和日治时期,北方地区的粮食供应都依赖南方。

朝鲜半岛全图。(中文百科在线)

不过,在二战后,世界各地的弱国都被苏联和美国争夺成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南北韩于是分裂,并在50年代爆发了三年的韩战。停战之后,北韩的经济高度依赖苏联。由于北韩在冷战时是一个只有1,000多万人的国家,市场规模狭小,唯有发展具相对优势的产业,才能促进经济增长。于是,北韩在冷战时一直偏向发展重工业,并充分带动了经济发展。比如说,北韩的供电网在1970年超越韩国,覆盖了全北韩境内的村子及家庭,人均能量消耗高出韩国一倍有多。至1976年,北韩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甚至领先韩国。

所以,北韩在冷战时,一度是与南韩势均力敌的强国。可是在1991年,苏联解体,北韩的贸易网出现了极严峻的危机。如上所言,北韩为了发展相对优势,过度偏向重工业。而北韩的农业,则十分倚赖贸易和机械化耕作,而机械化耕作则必须石油。 在1990年,北韩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仍是苏联,占北韩贸易的53.1%。在苏联解体之后,则急剧跌至8%,令北韩经济大受打击。此外,北韩的机械化耕作依赖石油,但苏联解体之后,再也无法大规模进口石油。这两个原因,直接引致了90年代的大饥荒。此后,北韩展开了技术改革,并改为拉拢中国为主要贸易对象,才走出了饥荒,达致今天普遍人民得到温饱的成果。

北韩核能技术源于失业的苏联专家 苏联解体的另一个影响,是加强了北韩立国思想“主体思想”的实际执行,亦即政治的自主、经济的自立、国防的自卫。众所周知,韩民族是世上种族主义最严重的民族之一。就算不说北韩,南韩人民普遍也希望保护“纯血”,这可归因于韩民族有著太多外敌入侵的历史,对“外族”总有天然的抗拒,在国内的歧视问题也很严重。在经历了苏联靠山不可靠的打击后,北韩转向了建立真正强而有力的自卫-核武器。 对于北韩的领袖而言,核武器的发展,是保卫国家的最重要手段。没有核武器,北韩便会在国际谈判桌上失去议价能力,再次成为超级大国的棋局下被摆布的棋子。于是,在2003年金正日基本稳定国内经济后,便积极发展核武器。而在2012年金正恩就任以来,亦一直维持这个路线。北韩领袖深信,建立谈判桌上的筹码是国家强大起来的基石。然而,在北韩眼中的自我防卫,在世界各国眼中,却是威胁和平的重大危机。

北韩发展核子技术,令外界担心这令人难以预测的北韩领袖金正恩会发动核子战争。(北韩中央电视台截图)

有趣的是,北韩的核技术也是来自苏联,但这不是出于苏联的意愿,尽管苏联在冷战时一直口头上支持北韩的核发展,但是没有真的锐意执行,因为苏联也深知北韩拥有核武会成为自己的威胁。据美国的军事研究,在苏联解体后,大约有90万人被清除出核工业,其中约2000名科学家有详尽的核武设计知识,而这些核科学家都面临失业和拖欠工资的问题。于是,这些科学家便投向了新雇主-北韩。而这一点,亦在俄罗斯安全部长对出走核专家的拦截中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