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Basel】是他还是她? 刘卫从卡通英雄形象反思性别定型
上班要穿裙或是裤?化妆涂口红还是自然装束较好?性别定型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生活的细节,我们亦曾因为社会眼光而作相应的选择。80后艺术家刘卫从儿时回忆出发,重新描绘日本卡通形象,透过混合媒介的作品,打开性别定型的想像。
“日本卡通文化一直影响著我的成长,当时我未意识到有性别定型。卡通中的英雄角色大多是雄壮的,他们常要去拯救地球,而女性角色一直被弱化,直至《美少女战士》的出现。”留有一头清爽卷发的刘卫笑说。小学时,她经常观看日本动漫,如《阿童木》、《龙珠》、《圣斗士星矢》、《美少女战士》,动漫中的视觉影像一直烙印在她脑里。“《龙珠》中的角色都是大只佬,有强烈男子气概;《圣斗士星矢》以男性为主角,开始有中性角色出现;《美少女战士》的战士角色由男性转为女性,角色呈现有明显的转变。”年幼的她未懂事,不知道什么是性别定型,只是钟爱《阿童木》中小飞侠的角色。“上幼稚园的我很想成为阿童木,很能代入这个角色。这个英雄在视觉上吸引着我,他没有性别的物种,也没有任何性器官,样子并不是男子气概,新颖的英雄形象特别令我深刻。”
今次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外围的Para Site展览,刘卫选择了五个日本动漫角色,与自己的证件照和毕业照片拼合在一起,创作出《个人肖像图》系列作品。刘卫刻意将私人相片变得模糊、像素化,将之放大至一米多高,只有亲手绘画的卡通部分是清晰的。“我是一个载体,盛载着个人的经历和喜好,我同时亦是个虚化的角色,照片中人可以是任何一个人,观众可以代入其中。”过去一年,她不断搜集动漫的资料和历史,探索多种的呈现手法,令作品结合她私密的童年与集体回忆。
刘卫认为,有关动漫的记忆好像很个人化,但这段记忆有一定的普遍性,对80后观众较能引起共鸣。“这些视觉文化刺激了我,于是我以创作反映成长的重要事物。每个人的成长背境并不相同,他们或多或少也见过卡通人物,因此我很期待了解观众的看法。”
艺术家profile
刘卫,1982出生于香港,毕业於伦敦大学金匠学院,获纯艺术学士,现生活并工作于香港。作品曾入选第七届“三影堂摄影奖”(2015)、“色影无忌”2014中国新锐摄影师奖,参与过的展览包括“城市与记忆”(丹麦Brandt博物馆)、LesPhotaumnales 2016(法国博韦)、“他/她从海上来”(OCAT当代艺术中心深圳馆)、“如果只有城籍而没有国籍”(香港Para Site 艺术空间)等。
“照相亭:刘卫与黄永生”
日期:3月23日至3月26日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一楼P4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