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女生】游历多国导致道德标准相对低落? 心理学家有解释

撰文: 伍进权
出版:更新:
身边总有很多朋友热衷去旅行,朋友圈中更有不乏全职“旅行家”。但有没有发现见识愈广,思想改变也愈大?(《Dear Galileo》截图)

只要每逢航空公司推出限时优惠,都叫身边的女性朋友和同事大为雀跃,在Whatsapp内不停“洗版”,计起数来,推算旅行成本和安排假期。而在每个生活圈之中,又总有几位“旅行家”,返工打工为赚旅费,不出几个月又再出门远行,神龙见首不见尾,只见Facebook不停“打卡”,洗尽盘川银两才继续做个平常人,为下一个旅程筹备,两袖清风,豁达得羡煞旁人。

但有没有发现:凡常在外地旅游和生活,对生活的看法亦会改变,甚至会令人舍弃旧有的生活标准和方式;游历愈广,时间愈长,思想改变愈明显。

究竟为什么会有以上改变呢?

研究人员发现,外游经验愈丰富,更明白各地对道德标准也存在差异。(《Dear Galileo》截图)

深受不同文化冲击 道德标准亦会大变质

根据《个性与社会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发布一项名为《旅行的黑暗面:外游经验会怎样引致不道德行为》的研究报告,指出:原来当人去过愈多地方旅行,道德标准愈低;而在同一地方逗留多少时间,则不影响实验结果。而当中的原理又是什么?

实验发现:外游国家数目愈多,个人愈爱冒险和“出千”

在第一个实验之中,研究人员先统计研究对象外游不同国家的数量,然后安排他们回答各式问题。在研究对象回答问题的时候,得知问题程序出错,但仍可自行选择按空白键,防止程式自动显示答案。实验发现:曾外游国家数量愈多的人,愈倾向容许答案自动弹出,印证:外游国家数量愈多,更易接受“出千”。

而在第二个实验,研究对象被分为两组,分别被安排在游戏前撰写外游经验或在家的经验;而在游戏之中,他们均会进行掷骰子游戏,掷出的点数愈高,所付出的金钱也愈多。结果也发现:事前撰写外游经验的人,最后平均所付出的金额亦相对较高。

旅行地点愈多世界愈大 关道德相对主义的事?

旅行给人得著均有差异,但明白世界这么大,思想改变也是情理中事。(《Dear Galileo》截图)

去过旅行回港,脑海不时会浮出以下一句说话:“世界这么大,为什么要执著这些小事?”而且在游历的过程中,看见其他地方的人拥有截然不同的生活态度和方式,虽然他们也有不为人知的苦恼和隐忧,但依然衣食无忧,叫人反思是否需要如此刻板地生活下去。

而研究人员就推断,原来游历不同国家的时候,亦会让人意识到道德的多重标准。因此,当亲身体会过不同国家的道德差异时,便会明白道德只是相对性的问题,并无划一准则。所以他们相信,游历过愈多国家的人,愈接受道德有不同标准,叫人舍弃坚守某一文化下的道德情操,变相更易“出千”,或作出有违道德标准的行为。

纵使如此,与其要形容外游经验丰富的人道德标准差异变大,研究人员同时忽略了研究对像的思考模式和对道德的看法等角度。与此同时,亦有很多研究证明外游或者移民会提升创造力,改变旧有思维模式。因此,既然生活一成不变的话,不时外游,感受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未必会立即明显降低人的道德底线,但最少会叫人感到豁然开朗,放开无谓的情绪和执著。

(资料来源:Psychology Today和Psyc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