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传播无远弗届 推崇之余如何保护自身文化价值?
撰文: 01周报
出版:更新:
美元在全球贸易结算中占八成,是当之无愧的“国际货币”;英文则有近14亿人应用,更是82个国家及地区的“法定语言”,自然也是名副其实的“国际语言”。不过,正如美元并非天生就能雄霸世界一样,在五个世纪以前,英文本来只有400万人使用。
“殖民主义”则是英文从“不值一提”变成“全球通用”的关键。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院士、麦觉理大学语言学系杰出教授英格丽·皮勒(Ingrid Piller)整合北印度语言学家Braj Bihari Kachru的“世界英语”同心圆模型,解释英文的三次“传播浪潮”(见图一)。
步入二十世纪,“殖民时代”已吿结束,但“英文浪潮”并未停止。但有趣的是,除了香港之外,无论是处于“外圈”还是“扩充套件圈”的国家和地区,在推崇英文的同时都不会失却自身文化价值,但只有香港会在这场“语言漂流”当中迷失了自己——偏见的国际化和盲目的精英化可谓个中症结……
详细内容请阅读第289期《香港01》电子周报(2021年11月1日)《殖民主义历史开启“英文浪潮”》。按此试阅电子周报,浏览更多深度报道。
第289期《香港01》电子周报其他独家精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