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牛工程|旺角道行人天桥终启用 回顾工程拖拉23年进程
旺角道横跨弥敦道的行人天桥兴建工程拖延接近23年,至今日(30日)下午5时终于正式启用。自1998起,为应付旺角人口高度稠密,一项预期2年完成的天桥工程刊宪,但最终却足足花上23年时间完成,以下就一起回顾这项蜗牛工程,在过去23年到底经历了甚么。
工程共分为二期进行,早于2003 年,洗衣街至旺角道的第一期工程花了5年时间才落成,但伸延横跨弥敦道部份的第二期工程就一拖再拖,前后花了共18年时间,到今天才正式开放予公众使用。
1998年:刊宪预计2000年年底完成
港府早于1998年的新闻公报刊宪表示,因应纾缓旺角区内行人路的挤迫情况,旺角道行人天桥系统工程将会在该年底展开,亦预计工程只需历时约24个月便能完成。
2000年:天桥工程首动工
由新鸿基地产斥资1.5亿元兴建,当时预计首付工程能够于2002年的下半年完成。
2002年:第一期工程大致完成
天桥工程进度不似预期,油尖旺区议会在当年9月的交通运输委员会会议上讨论有关问题,有关承办商表示第一期工程桥顶的预制件连接工程已接近完成,并预计2003年农历新年前开放予公众使用。
2003年:第一期工程竣工
历时5年,旺角道与洗衣街的第一期工程部分连接终完成,但旺角道横跨弥敦道的伸延部份却停滞不前。
2007年:第二期工程开始勘探
9年后第二期天桥的进度亦寥寥无期,油尖旺区议会再次于3月及5月的会议上讨论工程进度。新鸿基地产代表亦声称横跨弥敦道段将于2009年上半年完成,正勘探搬迁地下管道工程。
2011年:展开地下设施迁移工程
第二阶段工程终于7月展开,由地下设施迁移工程为首开始,包括搬迁弥敦道一带地底的公共设施,如高压电缆等。
2014:遇上占中运动停工3个月
6月至9月因受到“占领中环”社会运动影响,工程被逼暂停。
2016:开始第二期工程
天桥地基建造工程于1月展开。
2019: 遇上反修例运动及疫情
受反修例运动及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路政署预计要推迟至2021年第一至第二季才会正式完工,亦解释在工程期间遇上不少阻碍,包括在地盘内发现未有正式记录的地底公用设施,以及将主桥设计修改为钢结构等。
2020年4月:城巴意外令工程一再延误
拖拉22年后,终在2020年4月将天桥组件接驳起来,5月时上址却发生工业意外,一辆双层城巴经过上址时,车顶撞向一个吊臂工作台,令北面工作台的西端出现100毫米的缝隙,而油尖旺交通及运输事务委员会当时预计工程于2021年第一季完成。时任区议员林兆彬透露,负责承建天桥的新鸿基因工期影响交通,被罚款合共90万元,林兆彬批评该笔罚款与拖延多年的倍增工程费相比,犹如九牛一毛,对承建商毫无阻吓性,直指监督工程的路政署应负上最大责任。
2020年9月:天桥渐见雏型
整体桥面结构工程完成,旺角行人天桥渐见雏型,但竣工日期亦由2021年第二季改成第三季内。
2021年7月:申诉专员公署指路政署应汲取经验
前油尖旺区议员林兆彬曾向申诉专员公署作出投诉,公署指出,路政署解释涉事的行人天桥是由新鸿基出资建造的社区项目,惟认为路政署亦应从早汲取经验,增加工程延误时的透明度。此外,据区议会文件显示,因有部分装修物料供应商,其内地厂房的所在地区爆发疫情需要停工,令材料的生产及付运期出现延迟,行人天桥的工程因此需再度延期,料至第三季才完成。
2021年8月:主体结构工程大致完成
安装天桥行人楼梯两旁的铝制装饰面板、配合承建商进行天桥内的电灯验收,以及安装桥顶铝制装饰面板等余下安装工序已在8月中旬完成。
2021年9月30日:正式竣工启用
时隔23年,旺角道行人天桥横跨弥敦道一段于今日(30日)下午5时启用,途人能从天桥直通弥敦道旁两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