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评:反腐败任何时候都不会“收官”

撰文: 杨青之
出版:更新:

今年中共将召开十九大,有舆论担心,出于稳定的考虑,会放缓反腐节奏,人民日报今天(10日)发表题为《反腐败任何时候都不会“收官”》的社评,指出要克服“届末之年反腐败可以收官”的思想,做到惩治腐败力度决不减弱,零容忍态度决不改变。将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1月6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提出三个“更大”的管党治党要求。(新华社)

中共的十九大召开前是否会减弱反腐败力度?全面从严治党的棋局下一步怎么落子?社评指出近日召开的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为这些问题提供了“标准答案”。

“管党治党不仅关系党的前途命运,而且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大的气力、更大的勇气抓紧抓好。”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习近平提出三个“更大”的管党治党要求。从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到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再到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中共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强意志不言自明。

社评表示十八大之后4年多来,全面从严治党的成就,概括起来说就是“压倒性态势”。反腐败斗争从“呈现胶著状态”到“压倒性态势正在形成”,再到“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成为全面从严治党取得阶段性成果的见证,也表明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抉择符合大势和人心。

民意调查数据显示,经过几年来的管党治党,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2.9%。习近平说过,“得罪千百人,不负十三亿”。宁肯得罪千百个腐败分子,也不可辜负13亿多中国人民。使命担当和毅然决然背后,正是人民群众对党中央的信心、信任和信赖。

社评指出要以十九大人事换届为契机,从选人用人上疏浚干部队伍源头,从根源上减少腐败。(网上图片)

社评指出风化俗成需要时间,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管党治党宽松软不是一两天形成的,严紧硬也绝非一日之功。如果任由“届末之年反腐败可以收官”的思想麻痹了正风反腐的神经,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的反弹势能就会再度积蓄。所以不仅不能有丝毫松劲歇脚的思想,更需要以人事换届为契机,从选人用人上疏浚干部队伍源头,从根源上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锲而不舍、挖山不止,正是坚决铲除腐败这个致命“污染源”的应有态度;标本兼治、立足长远,正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题中之义。

社评最后指出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制度日益完善,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方此中流击水的时刻,在畅享“轻舟已过万重山”的喜悦时,更应砥砺“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激发“壮志未酬誓不休”的治党决心。坚持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