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之患】环境含微量抗生素 生态循环成就超级恶菌
撰文: 黄卓然
出版:更新:
河水含有抗生素,你或者会说:我不会饮河水。我也不会接触河水。问题与我何干?不过,抗生素本是治疗及预防细菌的巨人。我们身处的环境含有抗生素,就有可能令巨人的力量减少,坐大超级恶菌。
抗生素是医生处方药物,可以治疗及预防由细菌引致的疾病,常用于人、畜。不过,无药可医的“超级恶菌”陆续出现,令医学界逐渐关注滥用抗生素问题。
港大微生物学系系主任胡钊逸解释,抗生素可以消灭细菌,但当在环境中或人体内抗生素含量“唔多又唔少”,只可以杀死部分较弱的细菌,剩下较强的细菌便会繁殖,久而久之便无药可用,形成抗药性问题。“超级恶菌”便应运而生。他呼吁各界减少滥用抗生素,正视问题。
胡钊逸指,环境中含有微量抗生素,可导致抗药性问题恶化。他说:“环境中含有微量抗生素,该环境内存在抗药细菌的机会便会增加。”若河流有微量抗生素,除了从食物链中可能会影响人类,环境中本身存在的抗药细菌,亦有可能直接或间接令人类受感染,例如有伤口的皮肤接触到含抗药恶菌的水体,或接触含抗药恶菌的动植物,便有机会受感染,后果可大可小。
抗生素非消炎药
抗生素是近代医学常用的药物,作用是防止细菌生长,从而医治或预防人畜各种由细菌引致的疾病。抗生素常被误以为是消炎药,可以治疗一切炎症。其实抗生素并不能医治病毒引起的炎症。常见的疾病如上喉咙发炎、感冒、肠胃炎等,其实大多是病毒感染引起,使用抗生素并无法治愈或减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