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雾”杀到香港?呼吸科专家分析 戴哪款口罩才挡到
撰文: 张善彤
出版:更新:
内地雾霾问题严重,本港正吹偏北风,出现“毒雾围城”景象。本港昨日(8日)上空灰蒙蒙一片,令人担心内地雾霾“杀到香港”。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指出,微细悬浮粒子PM2.5可引起气管发炎,即使戴上普通外科口罩亦不能有效防止吸入雾霾,一般要使用N95、N99或N100等“加强版”口罩方为有效。
所谓“雾霾”,其实是悬浮粒子,可细至直径2.5微米或更小的颗粒物,这类粒子被称为PM 2.5,大至直径10微米或更小的颗粒物则叫PM10, 主要由燃烧燃料所产生。中文大学医学院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指,雾霾早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致癌物,长期吸入可致肺癌。据《世卫空气质量准则》估计,如果将平均每立方米颗粒物质浓度(PM 10)从70微克,降到世卫的指导水平20微克,则可使与空气污染有关的死亡率减少约15%。
一般口罩无助防雾霾
许树昌指出,微细悬浮粒子PM2.5可细至刺穿细血管并进入肺气泡,引起气管发炎,尤其哮喘、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病人会有更多损害。另外,有证据显示,微细悬浮粒子入血管后,或可引致心血管病。
内地受“毒雾”影响,市民纷纷戴上口罩保护自己。许树昌指,一般外科口罩只能防飞沫,如要阻挡雾霾,则要用上N95、N99或N100等保护力较强的口罩。他提醒,此类口罩的阻力大,容易致气喘,因此不宜长期戴着。
空气污染随时诱发呼吸道疾病。目前,教育局尚未有指引,指本港若受空气污染影响,学生可停课。“学校活动指引”只建议中、小学及幼稚园,如活动当日的空气质素健康风险属严重,应避免户外体力消耗, 以及避免在户外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