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传奇大学 朱自清钱穆当老师 出过国家领导人诺贝尔奖得主
西南联大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一个传奇,这所大学只存在了短短八年零八个月,却诞生了172位院士,8位“两弹一星”元勋,2位诺贝尔奖得主,9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培养的人才超过战前北大、清华、南开三所大学30年培养的人才的总和。
编辑:鲁雨涵 责编:石鸣(一条)
电影《九零后》上映,杨振宁、许渊冲、马识途……16位年过九旬的老人联袂出演,讲述80年前,他们在西南联大的青春岁月。在《九零后》刷屏之时,跟著一条精选的报道,了解中国最厉害大学的传奇故事。
【西南联大:中国的群星闪耀时】 点击看《西南联大》纪录片采访及了解更多其威水史▼▼▼
西南联大非常严格。八年里面,八千多人入学,招来的都是全国各地的精英学霸,最后只有两千多人毕业。潘际銮先生说,我们那个时候没有时间谈恋爱,我们每一天都在担心下一次考试会不会挂掉。
很多人说,看了《西南联大》以后,感受到一种力量叫做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也很后悔大学时候没有好好学习。
纪录片导演徐蓓觉得,西南联大的历史是一种美,是在血与火的残酷岁月中,呈现出来人性的光辉和知识分子的光辉,对我们现在的人,应该是一种力量和启示。
【西南联大英文课】集清华、北大等学校10位老师花了半年的制成品▼▼▼
西南联大背后的故事
在西南联大的故事中,还有一段经常被人们所遗忘的历史。清华大学在西迁的过程中,清华大学图书馆的书也要跟著学校一起转移。西南联大的学者们能做出那么好的研究,与这些书的成功南迁是分不开的。导演杜兴用一句话概括了这部纪录片:“战火纷飞,兵荒马乱,书怎么办?”
从古至今,战争对书的毁坏是最大的。离我们最近的就是二战,对于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部分就是抗战。大家都知道故宫文物南迁的故事,知道抗战期间很多学校、政府、兵工厂搬到了重庆和昆明,其实很多古籍、书本的迁徙路线,和它们是一样的,甚至有可能在同一条船上。
【延伸阅读】为国家抛妻弃子的车夫 躲山洞10年死守国宝 拯救了中国文化命脉(点击放大浏览)▼▼▼
尤其是大学迁徙和书更是密不可分,清华大学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清华大学图书馆是当时全世界最好的图书馆之一,在战争初期,清华大学就开始了图书馆书籍的转移工作。当时图书馆的馆长是朱自清,由他主持书籍的转移工作,带领大家把书装箱。1935年,清华大学要求,除了教学和研究生论文必需的图书馆设备以外,即刻开始一周内完成秘密装箱。
一个图书馆职员马文珍,用打油诗描绘了当时的情景:“这是前辈人智慧的遗产,我们应当郑重的保藏,把它们寄到幸福的遥远,把它们寄到安全的地方,快点装,慢点装,又是一箱。”到了昆明之后,大家把箱子打开,马文珍又写了一首《开箱歌》:“丁丁当,丁丁当,大家一齐来开箱,拿刷子刷刷书面的霉呀,让陈死的微尘因风扬。”
当年参与运书的一位图书馆馆员名叫唐贯方,护送书先到了宜昌。那时候宜昌有点像敦刻尔克大撤退,北方、南方所有的物资、人马都挤到那里去。因为三峡航运的能力有限,所有人只能排队等著上小船。唐贯方一行在宜昌等了两个多月,箱子里都是珍贵的古籍善本,唐贯方想方设法保护书,晚上一个人打著手电筒巡守。
这个故事让杜兴深受触动,在兵荒马乱的年代,信守然诺,有始有终,普通人身上的这种侠义精神和正义感,丝毫不亚于文化人舍身取义的文化自觉。纪录片采访到了唐贯方的儿子唐绍明先生,他说这些书得留著,得护著,“土地可以丢失,文脉不能断,中国还要复兴,还有人才,需要这些东西。”这就是当年以唐贯方为代表的一代图书馆员内心的真实想法。
在他们的努力下,这批书被成功转移到昆明,在西南联大里又建起了一个小型图书馆。很多我们知道的学者,能在那么恶劣的环境下学习知识,其实都受惠于当时在那里看这些书。《开箱歌》里面唱, “箱子里放著杜甫和陆游,他们又陪著我们逃一次荒”。
纵观整个历史,无论是文人学者,还是古籍善本,就是在一次又一次的逃荒中流传下来的,中国的文脉也是这样被继承下来的。
【本文获“一条”授权刊出,欢迎关注:https://www.facebook.com/yitiao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