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你可有听到万物之声? 13位本地艺术家联展宣扬环保

撰文: 潘浩欣
出版:更新:

艺术家廖家宜(Miss Fat)4年前饲养小狗,感受到动物的可爱之处,慢慢地学懂照顾小生命。其后,她开始食素,继而关注动物保护、环保和素食的议题。“人还可以依靠自己发声,但动物的力量实在很薄弱。希望透过是次的展览活动,在自己比较擅长的艺术方面入手,宣扬环境和动物保护的讯息。”她邀请13位本地艺术家,用创作引起大众的关注。

Miss Fat的作品《身后话》由半身动物的雕塑组成。艺术家将白色雕塑放在地上,营造如坟场、纪念碑般的效果。(JCCAC)

“其实,很多食品生产商在制作过程中,以不人道的方法对待动物。例如宰杀方法非常不人道,商人只当动物是产品,没有尊重过动物的生命。”Miss Fat又指虐狗、虐猫的案件经常在香港发生,促使她用艺术去正视问题,让大众关注动物权益。

Miss Fat的作品《身后话》由数个雕塑造成,她先制作半身猪、鸡、牛、人等雕塑,又将鸡蛋模型放在半身鸡雕塑前,将刀模型放在半身牛雕塑前。“我想营造一个坟场、纪念碑的效果,他们是一个个白色的坟墓,全因为人们只在动物身上夺取资源,来延续人的生命。”在几个雕像间,她放了一个没有人头的半身人型雕塑,前面放有一面镜子,艺术家期望人类可以反思行为。“人类可以不吃肉的。即使不吃肉,我们也可以生存,为何人类要凌驾在动物之上,去抢夺他们的资源呢?当我们伤害动物时,人类最终会伤害自己。”

岑嘉慧收集三百多个回收塑胶樽来创作,图为作品《息止安所》。(JCCAC)

除了动物保护的议题外,亦有艺术家用创作唤起大众对环保的关注。艺术家岑嘉慧应用回收物料来创作,她收集了三百多个胶樽,然后剪开胶樽的底部,制作出花瓣的造型,再串好花瓣,形成一个“环保花樽”,让人对废弃物产生新的体会,由此呼应环保的主题。岑嘉慧在艺术家自述中表示:“塑料的耐用性本来是一个环保概念,它的出现本来预设让人类使用一段很长的时间,但今天我们可以看到,塑胶垃圾无处不在;当我们走进便利店及超市,更无法忽视它的存在。随手扔掉一个塑胶瓶子只耗一分钟,虽说塑料也可以被地球消化,但这或许是以百年计...... ”

郑明辉创作的“树木陶瓷”,上面放有精美的微型家具,图为作品《在树上》。(JCCAC)

艺术家郑明辉则创作了树木陶瓷作品《在树上》,上面放有精美的微型家具,但树木年轮间却有一大裂痕。“这是因为当环境受破坏后,大自然的样子不能再回到当初的样子。即使人类聚首一堂商讨怎样保护环境,已经太迟了。”策展人Miss Fat解释。

本地13位艺术家参与《与万物对话》展览,寄望大众关注环保、动物权益的议题。(JCCAC)

策展人在引言中反问:“世界各地陆续发生大型灾难,是大自然给人类的警告,开始与我们展开对话。我们有否细心倾听?有否作出回应?”不止艺术家,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尽一己之力,为大自然带来一点改变。

《与万物对话》展览日期:即日至 12月31日地点:石硖尾赛马会创意艺术中心L7绿色空间参与艺术家:陈锦成、谢至德、黄丽明、陈家仪、李志文、廖家宜、郑明辉、岑嘉慧、俞若玫、余仲恒、黄子珏、Something Never D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