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尾声一天两宗血腥袭击 当恐袭变成常态
2016年临近尾声,在12月19日一天之内发生两宗轰动全球的血腥袭击,俄罗斯驻土耳其大使在众目睽睽下遭开枪轰毙,普天同庆的柏林圣诞市集发生货车撞人恐袭,两宗事件分别发生在欧洲及欧洲边缘,虽然手法回异,但均揭示着中东的战乱已扩散至欧洲甚至更远地区,印证恐怖主义滋生,无辜平民丧命,并煽动起右翼政治运动。对于土耳其,恐袭已是家常便饭;对于德国,恐袭威胁也变得无处不在。
土耳其自2015年起,发生的主要袭击一共夺去380多人的性命,恐袭威胁既来自该国在叙利亚与伊拉克针对ISIS的战事,也来自长久以来土耳其政府与库尔德族的冲突,两方对垒的暴力程度前所未见,库尔德武装分子近年针对军警的袭击不断,祸及平民甚至外国游客。
静候恐袭发生的德国人
另一边厢,德国在过去几年都未像法国及比利时般,成为主要恐袭的发生地点,但如今威胁成真,随时迎来首次大规模恐袭。这在德国国内引起恐慌,总理默克尔的接收中东难民政策成为众矢之的,右翼民粹运动也随之崛起。德国明年秋季将举行大选,继今年夏天的零星恐袭,柏林圣诞市集袭击令默克尔进一步受挫,赞扬警方反应及宣扬自由价值,或不足以安抚民心,影响连任。
叙利亚战争一日未平 欧洲难有安宁
土耳其休班警员在展览会场中枪杀俄国大使,杀人后挥枪称要报复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高呼“毋忘阿勒颇”。另一方面,德国释放了早前扣查的巴基斯坦难民,疑属ISIS的疑犯仍未落网,恐慌在当地萦绕不散。
相关新闻:22岁枪手疑与居伦有关 凭警员证入会场伺机下手,外交使节遇刺非同小可? 世界大战曾经因此而起
欧洲人正慢慢了解恐袭威胁已成为正常生活一部分,但我们的社会并未习惯。
“没可能摆脱,这些麻烦跟着我。”因被控叛国罪而流亡德国的土耳其报章编辑Can Dundar指,柏林从未发生过恐袭,但现在每个人都等待着这类袭击发生,然而不觉得身边有什么保安措施。
眼看周一的两宗袭击,他直认两宗事件互有牵连,要解决问题,就是要为叙利亚内战寻找解决方法:“无论如何,都是与叙利亚及中东有关。这场重大战争的后果,你根本摆脱不了。”
“作为法国人,我的直觉是,这是另一宗尼斯恐袭。”前欧盟驻土耳其大使Marc Pierini指,西欧是开放社会,大家都知道有安全威胁,不像以色列般,走在街上任何时候也受保护。“欧洲人正慢慢了解恐袭威胁已成为正常生活一部分,但我们的社会并未习惯。”
(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