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佐证中国早就明白的道理:抗疫必须贯彻“零容忍”

撰文: 薛子遥
出版:更新:

新冠疫情刚爆发时,世界各国的反应各不相同。
一些国家,如中国、越南、新西兰或蒙古,以经济代价和国民自由为代价,采取了“零容忍”的消除策略(elimination);另外一些国家,尤其是西欧和美洲国家,则担心经济上的后遗症和政治上的民意反弹,倾向于采用不那么严格的减轻策略(mitigation)。
在第一批新冠疫情的“封城”实施一年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终于开始更清楚地了解哪一种抗疫政策最有效。

这一进展的取得要归功于“追踪者”(trackers)的功劳。追踪者是一个由科学家和志愿者组成的群体,他们分布在全球各地,致力于追踪世界各国政府的公共卫生政策。

46种公共卫生政策对“有效传染数”(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的影响。(《自然》,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2-020-01009-0/figures/1)

自去年以来,已经出现了一百多个政策追踪项目,而且其势头依然强劲。2021年3月,一场线上的学术会议聚集了来自50个不同的政策追踪资料库的代表,其中包括“新冠病毒网”(CoronaNet)欧盟研究项目以及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和牛津大学的团队。

虽然追踪者的工作常常被公众忽视,但他们为世界提供了宝贵的服务:为公共卫生官员提供了资料,使他们能够为防治这一疫情在具有充分资讯之下作出决定,譬如,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科学家们现在知道,宵禁、取消小型集会和关闭学校、商店和餐馆是最有效的政策。

欧盟研究项目“新冠病毒网”(CoronaNet)的组织结构。(phsmconference)

而且也正是由于他们的努力,我们才得以解决消除和减轻策略之间的辩论:政治家应该优先对付病毒,即使这可能意味着实施较严格的措施(包括关闭学校、企业等),还是应该采用较温和的抗疫限制,以减少公共卫生措施的经济和社会影响?

虽然世界上许多政治家一直在提出后一种观点,但有些国家从一开始就一直是“消除策略”的坚定捍卫者,包括中国,内地严格的抗疫措施使得病毒几乎被消除。然而在还没有明确或足够资料的情况下,政客们很容易将内地的成功归结为“集体主义社会”或“专制政府”等一般属性,而非政策策略本身。

如今,由于追踪者的工作,资料已经有了:及时和严格的限制措施的效果,比缓慢、宽松的限制措施效果更大。从健康的角度看,消除策略显然胜过减轻策略。

牛津大学的“超级跟踪系统”(SuperTracker)将100多项政策跟踪和调查收集到一个资料库中。(supertracker.spi.ox.ac.uk)

但在经济方面呢?“减轻策略”的主要论点毕竟是它们有助于缓解更严格的“消除策略”造成的严重经济和社会影响。

法国-比利时自由派智库莫利纳里经济研究所(Institut économique Molinari)最近的一项研究显示,即使是这种经济论点也经不起仔细的考究。此研究以法国的抗疫策略为例,说明了“减轻策略”不仅不能保护生命,也不能保护经济。

与报告中所说的“零感染策略”(Zero Covid strategy)相反,法国采取的“减轻策略”只是为了防止医院饱和,将感染控制在其公共卫生系统可以控制的水平。

英国的确诊个案已超过4万宗,当地政府呼吁民众保持“社交疏离”,减低感染病毒机会。(Getty images)

结果呢?报告分析了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的资料发现,法国每百万人的死亡人数是采取“零感染策略”的国家的42倍,而其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了5倍。报告还发现,“零感染策略”有短期和更持久的积极经济影响。一年后,采用“零感染策略”或类似策略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平均下降了1.2%,而那些只试图减轻疫情的国家则下降了3.3%。

“零感染策略”还使人们疫情期间的流动性更高。报告利用Google的资料发现,在没有采取“零感染策略”的国家,“工作场所”人流和“休闲和文化”人流下降了两倍的百分点(约为30%,“零感染策略”的国家约15%),而且这种情况从2020年一直持续到今天。

2021年2月,Google对“餐厅”一词的搜寻量比2019年2月下降了64%。这一下降幅度是零感染国家的5倍,在这些国家,搜寻量仅下降13%。(Institut économique Molinari)

2021年2月,Google对“餐厅”一词的搜寻量比2019年2月下降了64%。这一下降幅度是零感染国家的5倍,在这些国家,搜寻量仅下降13%。

报告还指出,大多数10国集团(G10)国家采用的“减轻策略”的主要后果之一是高度不确定性。这些国家的感染水平和抗议措施的严格程度往往会出现很大的波动,因为政府会在封锁和重新开放措施之间交替回荡。

因此,该报告的作者认为,这些国家的人们对未来的信任度不高,这对他们的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不过,“在实施‘消除策略’的地方,隧道的尽头变得可以预测,这样就有可能制定可靠的长期计划,从而使经济表现更强劲,死亡率更低。”

分析认为,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局限在一季度。当前各大企业已开始复工。(新华社)

不过,直至目前,依旧有不少学者和决策者认为,虽然“消除策略/零容忍政策”比“减轻策略”更有效,但也有其限度。

数学物理学家、政策追踪者克利梅克(Peter Klimek)对《自然》杂志解释说,更严格的策略并不总是最好的。他说,根据目前的政策跟踪资料,“并不能确定强制限制措施是否比‘相对温和限制、更及时实施的巧妙组合’更有效”。克利梅克还认为,因为政府总是一直试验着多种政策,很难将任何特定措施的效果与其他措施的效果脱钩。

诚然,科学家们仍在努力改进他们的数学模型和分析,以更好地理解这些复杂的政策决定集的动态,但最近的研究越来越清楚:从公共健康的角度和经济的角度来看,“减轻策略”已经失败。决策者现在有大量的资料可以借鉴,而且这些资料证实了中国、越南、蒙古等国一直以来的“零容忍”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