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明】与中原文物大不同 曾被疑为外星文明遭专家否定
今年正值中国考古学诞生百周年,3月20日中国考古界又有震撼的出土文物发现。位于古蜀地区的三星堆文明,继1986年三星堆遗址在1、2号祭祀坑中出土了4000余件珍贵文物后,事隔三十五年又再次有重大考古新发现,新发现6个祭祀坑出土500多件文物,包括黄金面具等,让这个传说是外星人文明的三星堆文化圈,再一次登上各大报章新闻头条。这次便为大家介绍三星堆遗址究竟有何特别之处,让它多年来成为中国考古界奇葩,广为大众关注?
1.三星堆遗址是怎样发现?
三星堆遗址发现甚早,早于1929年已被四川广兴镇农民燕青保在所住地发现,但他却私藏消息,讯息只在当地人间流传,三星堆大量玉器被民间私下盗掘;1934 年,美西协和大学博物馆馆长葛维汉(D.C. Graham),于燕青保所挖的沟之底部进行第一次考古发掘,发现有陶器、玉石器 300 多件,部份玉器藏于今四川大学博物馆;1950年代,成渝铁路施工时多次在铁路沿线挖到大量文物,1953年四川大学历史系冯汉骥教授调查三星堆遗址,并于 1963 年将燕家住宅作为考古专业实习点,主持发掘工作。1986年三星堆最重要发掘展开,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有关单位对遗址进行大规模发掘,当中一、二号祭祀坑的发现,震惊考古学界。
2.三星堆遗址是哪个时代遗存?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南兴镇三星村,距离成都市约40公里,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古蜀文化遗址。三星堆遗址年代为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100年,约相当于中原的夏商周时期。
【延伸阅读:古代衣食住行│为何古人吃早饭后午睡 会被骂一事无成?】
3.三星堆遗址特点?
据曾任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的陈显丹教授表示,三星堆青铜器可以用高、大、奇、特四个字概括,主要分为礼容器、仪仗、青铜人像、头像、面具等人物造型、动植物造型、太阳形器、眼形器、神殿、昆虫、海贝、青铜瑗等器形。青铜造型的制作工艺包含了绘画、泥塑、翻模、冶炼、浇铸、打磨等,技巧干净俐落,刻划清晰,用极简练的轮廓线就表现出最富于真实感和情绪复杂的人物形象和动植物的形态。
4.三星堆遗址是外星文明吗?
由于三星堆地处中原边陲,遗存出土的文物不少在外形和艺术风格上与中原考古发现有极大的差异,三星堆出土的人形铜像在外观上亦不太像人类,人物形象偏重再现 (Representation)形式,因此有不少人怀疑三星堆文明是外星文明。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施劲松表示:“首先三星堆肯定不是外星文明,而人们之所以这么说可能有一个预设的前提,就是认为古代文明都是已知的,甚至是单一的。我们不能因为它是未知的,就认为它是外星文明、因为考古学探索就是未知。”
三星堆文明肯定不是外星文明,施劲松提出论据表示,三星堆文明是在当地的史前文化、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基础上,在四川地区发展而来。它同时吸收很多其他区域的文化因素,包括长江下游、西北地区、中原文化等因素。四川到秦汉时代才汇入了中华文明,所以大家看到三星堆文化是有考古文明发展依据,它的发展有前因和后果的。
其实,中国考古学近数十年已有长足的发展,对中国文明的认识已大大不同于我们一般人在教科书的认知。例如据已故考古学家苏秉琦主张的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论”所指出,我们传统历史论述认为夏、商和周三代是相继传承的文明,但其实中华文明是多元一体,所谓夏商周其实是三个同时段,与其他地区文明同时存在的文明,大家相互影响,只是当中以夏、商和周三个文明曾先后较有政治动员能力,成为了文献上所说的“共主”。
在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中,青铜尊、青铜罍以及玉璋、玉琮、玉璧、玉戈等与黄河流域一致,显示三星堆具有中华文化的共同属性。而大家所熟悉的青铜立人、青铜神树、青铜纵目面具等造型奇特、大气恢弘的文物,既显示古蜀文明的辉煌文化,亦彰显中华文化的丰富和多样性。
5.三星堆有何奇特文物?
三星堆过往出土不少现代人看来“奇奇怪怪”的文物。
例如去年7月,四川少文物考古研究所便公布,在三星堆周边发现大量出土文物,当中一件泥塑陶猪,与“愤怒鸟”反派绿猪极其相似。而另一个较为人熟知的是高2.62米的“青铜大立人”,这具巨大铜像形象庄严,双手手型环握中空,好像本来应拿着怎么东西?不少网民恶搞认为他应该是握着一个“自拍棍”,而专家则认为他握着的应是象牙,可能是玉琮,也可能是权杖,这铜像代表的可能是古蜀文明的“大祭司”。
而今次出土的黄金面具,被网民发现与金沙遗址(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苏坡乡金沙村,所处年代约公元前1250至公元前650年)出土的面具相似,专家认为金沙遗址和三星址遗址部份文物高度相似,证明这两个文明同属一个文化系统,两者间必然存在某种特殊联络,金沙文化正是对三星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两者同为古蜀文明的重要组成部份。
6.今次三星堆的新发现有何重要意义?
据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表示,这次新发现的6座三星堆文化的“祭祀坑”,除了深化大家对三星堆文化的认识外,亦丰富了大家对成都平原与其周边地区文化关系的认知你。亦有助解决学界对三星堆文化以及“祭祀坑”性质、文化内涵、断代研究等关键问题。例如如何理解几座“祭祀坑”的关系?是同时期还是有年代上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