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明|香港应专注自身化危为机
美国特朗普政府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后,其疯狂行径震惊世界,敏感的全球股市率先重挫,香港股市亦出现短暂暴泻。然而,美国对华关税升级实际上已是意料中事,我国对此早有准备及部署,今年3月公布的政府工作报告已表明会出现“关税壁垒增多”,并预计“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可能对我国贸易、科技等领域造成更大冲击”,因此中国对此已规划了系统性的政策部署和应对策略。
美国并非第一次以“关税”作武器要胁中国。2018年美国向中国发动贸易战时,特朗普扬言要“打垮中国经济”,但当时中国GDP按购买力平价计已超越美国,2024年中国经济规模更是美国的1.6倍,回顾上一次关税令美国得不偿失。为应对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国际市场疲弱等挑战,我国2020年已对症下药,采取“双循环”发展模式,发挥内需潜力,扭转经济发展受制于人的困局。习近平主席强调只有立足自身,把国内大循环畅通起来,才能任由国际风云变幻,始终充满朝气生存和发展下去。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完成好今年十项主要工作任务,进一步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在更高水平上发展,包括深入推进粤港澳大湾区规则衔接、机制衔接;持续培育新兴产业,加快建设未来产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发掘经济增长潜力。今年亦推出系列措施扩内需、扩产能、扩开放、化风险,推动经济稳中求进,包括发行1.3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大力支持“两重”项目及“两新”政策等,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内需。政府工作报告也表明对所有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产品全面给予零关税待遇,并扩大单方面免签范围及过境停留时间促进旅游等,以扩大对外开放。
中央政府审时度势提出多项应对外部挑战的策略,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表示按未来形势灵活调整政策,提高宏观调控的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并要求出台实施政策要能早则早、宁早勿晚,与各种不确定性抢时间。报告也预留充足的货币政策调整空间,表明“适时降准降息,保持流动性充裕”、“强化融资增信”等,以应对国际经贸磨擦引发的市场波动及资金压力。
国家的治理机制长远高效,拥有超大规模市场、完备产业体系、丰富人才资源等众多优势,中央政府强调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当然包括香港。香港受惠于国家发展及支持,得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保持国际商业枢纽、国际金融中心、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等地位,成为海内外企业建立或扩展业务的理想地点。海外企业利用香港进入内地市场,内地企业则透过香港“走出去”,按政府资料,2024年母公司在海外及内地的驻港公司数目增至9,960间,较1996年增加超过4倍,当中内地最多,其次是日本、美国及英国,雇用人数达49.3万人。
香港人均财富全球位列第三,香港今天的成功,归根究底是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后盾,加上香港人团结一致及努力不懈,令“一国两制”在香港成功实践。作为国家的一份子,香港应好好发挥“背靠祖国,联通世界”、自由港等优势,集中精力扎实稳固提升香港独特地位和优势,凝心聚力拼经济、谋发展、搞建设,长远利用大湾区的优势,加快产业升级转型,如数字经济、绿色金融等,并坚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助力国家对外开放、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努力转危为机。
作者胡晓明教授是港区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专业及资深行政人员协会前会长。文章仅属作者意见,不代表香港01立场。
“01论坛”欢迎投稿,来函请电邮01view@hk01.com。来稿请附上作者真实姓名及联络方法。若不适用,恕不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