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6成胰脏癌患者有呢个特征 医生点名呢6种人好高危 4招保健康

撰文: 田中贵
出版:更新:

不少人都听过脂肪肝,但原来脂肪胰一样恐怖,甚至恶化成胰脏癌。台湾1名医生表示,过多的脂肪细胞令身体降低抗发炎作用,导致细胞癌化,有研究最新发现高达62%胰脏癌患者都有脂肪胰,医生更指有6种人是高危群组,分享4招保持健康。

胃肠肝胆科医师林相宏分享扫瞄照片。(facebook专页“胰脏医师 林相宏 禾馨民权内科诊所”图片)

62%胰脏癌患者同有脂肪胰

胃肠肝胆科医师林相宏在facebook专页表示,台湾每3个人就有1位有脂肪肝,但“脂肪胰的盛行率其实也高达了16%”,最新研究更发现高达62%胰脏癌患者都有脂肪胰,是正常人的6倍之多,全因过多脂肪细胞会增加血液中的促发炎因子(Proinflammatory Cytokines),降低抗发炎的细胞因子IL-10,导致细胞缺氧癌化。

更有日本学者提出1个理论,主张“胰脏的疾病都源自于胰脏内的过多脂肪,所以才导致糖尿病、急性慢性胰脏炎和胰脏癌”。

有6种人是脂肪胰高危群组。(示意图/gettyimages)

6种人士属高危群组

林医生指出,脂肪胰脏和脂肪肝形成的原因类似,当缺乏运动和进食过多油腻食物时,身体会储藏多余脂肪,相比起肝脏,胰脏对于脂肪更加敏感,容易导致胰岛素敏感度下降,阻抗性变高,形成糖尿病,更有研究发现一半脂肪胰患者都有糖尿病。

林亦指部份人容易有脂肪胰脏,第一大类是和代谢症候群相关,分别是腹部肥胖、血压偏高、血糖偏高、三酸甘油酯偏高,以及好胆固醇偏低,第二大类是和酒精有关,酒精会造成胰腺细胞被脂肪细胞取代。

林医生指出“控制体重才是预防胰脏疾病最好的方式”。(facebook专页“胰脏医师 林相宏 禾馨民权内科诊所”图片)

医生分享4招 保持身体健康

由于肥胖人士是脂肪胰最主要的高风险族群,所以林提醒大家最重要是减少糖类摄取,包括含糖饮料、太甜水果等,多进食原型食物、避免饮酒和养成运动习惯,“控制体重才是预防胰脏疾病最好的方式”,如果民众想检查自己是否有脂肪胰,比检查脂肪肝更加困难,胰脏位置比较深层,容易被空气阻挡,所以必须透过内视镜超音波、断层扫描瓷或磁振造影,才能检查清楚。

(facebook专页“胰脏医师 林相宏 禾馨民权内科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