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鸟CAINIAO遭冒名发钓鱼诈骗短讯 警一周破45宗 1男被骗逾12万

撰文: 凌逸德
出版:更新:

淘宝官方物流平台“菜鸟(CAINIAO)”近日遭骗徒冒用其名发出钓鱼诈骗短讯,令市民信以为真,受骗填上个人资料造成金钱损失。过去一周,警方接获63宗涉及网络钓鱼骗案,合共损失金额超过320万港元;当中45宗涉及假扮“菜鸟”短讯,其中一名43歳本地男子点击“假菜鸟”短讯内的连结,输入其信用卡资料后,被盗用超过12万港元。

警方指出,由于真假短讯发送者均为“cainiao”(即“菜鸟”),所以会显示在同一个短讯收件箱内,令收件人信以为真。“假菜鸟”短讯会指收件人收货地址不完整,要求他们点击短讯内连结,并递交个人及银行帐户等资料以更新收货地址。

*骗徒手法层出不穷,钓鱼短讯诈骗激增,骗徒透过伪装成不同知名企业发送欺诈短讯,市民如想降低被诈骗的风险,可以了解更多电话短讯防骗新招

淘宝官方物流平台“菜鸟(CAINIAO)”近日遭骗徒冒用其名发出钓鱼诈骗短讯,骗取市民个人资料。(警方CyberDefender 守网者 facebook图片)

《香港01》记者昨日(26日)亦收到“假菜鸟”短讯,短讯发送者为“cainiao”,并在短讯开首写上“菜鸟物流”,指记者“(收件)地址不清晰,无法完成配送”,要求他点击连结更新收货地址。

《香港01》记者昨日(26日)亦收到“假菜鸟”短讯。

菜鸟今年1月亦曾Facebook专页发文指,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菜鸟发送诈骗短信,呼吁客户不要理会及注意信息甄别,避免上当受骗,又指菜鸟不会引导用户到任何网页修改地址或输入私隐信息,将严肃打击此类行为。

菜鸟表示不会要求用家在网页输入支付信息及更改地址信息。

警方提醒市民,为避免堕入网络钓鱼骗案 ,不要开启来历不明的邮件或讯息;切勿点击可疑电邮或讯息内的超连结;如网站要求提供个人或信用卡资料,应加倍小心;定期将“短讯收件箱”内存旧记录清除;如有怀疑,应透过官方渠道查证 ;使用“防骗视伏器”或“防骗视伏App”,输入可疑社交媒体帐号、网址、收款帐户、电话号码等作风险评估。

此外,警方指较早前,有骗徒利用非法无线电设备 (俗称“伪基站”)发出假扮有“#号”开头的钓鱼短讯,“伪基站”一般会冒充成2G基站,透过发射讯号干扰流动网络正常运作,并诱骗附近手机连接至该设备,从而向受影响的手机发送伪冒短讯。如果手机突然短时间内,由收得很满的覆盖突然间转到2G,期间收到的短讯就要加倍留意,尤其一些陌生或可疑连结就切勿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