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岁男子用“伪基站”发送过万条假“#”SMS 涉串谋诈谝被捕

撰文: 马耀文
出版:更新:

警方等部门接获28名巿民报案或查询,表示收到包括伪冒支付宝、易通行及顺丰速递等机构的“#”号短讯,其中一人信以为真,点击连结,结果被骗去信用卡资料,损失$22,000。警方经调查后,前日(17日)拘捕一名23岁送货工人,他涉嫌利用非法无线电干扰器(俗称伪基站),发送带“#”号的诈骗电话短讯。

今次是自2023年实施“短讯发送人登记制”后,首次有人涉嫌利用非法无线电干扰器(俗称伪基站),发送带“#”号的诈骗电话短讯被捕。

行动中警方检获“伪基站”,正调查其来源。(马耀文摄)

多名巿民收到“#”号假短讯 1人损失逾2万元

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高级督察温浚康称,通讯事务管理办公室自2023年12月28日起实施“短讯发送人登记制”,电讯服务供应商、银行及政府部门等参与,其他行业的公司或机构亦可以登记。登记之后,“已获认证的发送人”公司或机构发送短讯予本地流动服务用户时,会有“#”号开头,以作识别。

不过,自今年2月11日起,陆续有28名市民透过不同渠道,包括报案室、防骗视伏器、防骗易热线,以及通讯办 ,通知警方收到伪冒政府部门、速递公司及网上支付系统的诈骗短讯,内容贴有钓鱼网站的连结,而发送人名称是以“#”号开头,企图误导市民以为短讯是由已认证的公司或机构发出。当中一名市民不虞有诈,开启短讯内的钓鱼网站连结,提供信用卡资讯,最终损失$22,000元,并报警求助。

警方网络安全及科技罪案调查科高级督察温浚康(左)及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首席规管事务经理卢子谦见传媒。(马耀文摄)

警方拘捕1男子检手机及“伪基站”

警方透过搜集情报及调查,锁定一名23岁本地男子,前日(17日)在旺角区拘捕该名男子,当时他正用“伪基站”发送钓鱼短讯。人员在他身处的客货车内,检获两部手提电话及正在运作中的“伪基站”。被捕人现正被扣留调查,稍后将会被落案起诉涉嫌“串谋诈骗”。

手机变2G有可疑

通讯事务管理局办公室首席规管事务经理卢子谦进一步解释称,通讯办在收到巿民查询后作出调查,证实有关的短讯并非由香港的电讯商发出,而是扮成2G制式。因为2G制式本身的设定,只须单方面认证,便可成功诱骗网络发出短讯;故此他提醒巿民,如手机在短时间内在由讯号收得满满,变成2G,而又随即收到短讯,即要提高警觉,这极有可能是伪冒短讯,巿民亦切勿点击相关连结。

卢子谦强调,“伪基站”始终是有限供率的发射器,影响是局部地区性,范围不大;亦因此疑犯要坐车到四处进行干扰活动。卢说:“收到干扰先会跌入伪基站,然后收到伪冒短讯,每次发出的数量有限。要部手机啱啱跌落去,畀佢(伪基站)截到,有啲手机未必会。”

现阶段未知该“伪基站”的实际功率,一般而言不会太大,否则亦会被电讯商监测到。通讯办已要求各流动网络营办商加强监察网络异常讯号,并设立通报机制,一旦发现再有可疑情况,通讯办会迅速与警方采取跟进行动。

被捕男子报称送货工人,相信他利用“伪基站”发送的短讯数以万计,而巿民举报的案例中,有冒充支付宝、易通行及顺丰速递等等。警方采取拘捕行动时,他正在操作“伪基站”,警方相信他有金钱上的得益,但具体情况有待进一步调查,同时亦追查他从何购得“伪基站”。

方保侨料大量市民举报 助警收窄范围追缉骗徒

香港资讯科技商会荣誉会长方保侨表示,今次警方可快速拘捕利用伪基站发放诈骗短讯的骗徒,可能是因为有大量市民举报诈骗讯息,令警方可收窄范围,再翻查闭路电视纪录和巡逻,以追踪和缉拿骗徒。

他指出,利用伪基站犯案属旧手法,但可绕过短讯发送人登记制度。不过根据今次案件及以往内地和外国的例子显示,只要警方与电讯商合作,加上市民举报,便可在短时间内缉拿骗徒归案。

警方提醒所有市民,若果收到来历不明或怀疑钓鱼短讯,切勿点击短讯内的连结。如有疑问,可直接联络相关机构确认,亦可透过“防骗视伏器”或“防骗视伏App”输入可疑超连结和网址作风险评估及事实查证,以及即致电警方防骗易热线18222求助。

“串谋诈骗”是严重罪行,一经定罪,最高可判处监禁14年,市民切勿以身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