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续掌古咨会 苏彰德望研究战后建筑 涉屋邨业权分散难度增
政府去年底委任苏彰德续掌古物咨询委员会,他上届任期之初曾表示,希望能重新审视6,000多幢战前建筑物的评级,惟两年过去,至今仍约90幢战前历史建筑未完成评级工作,重新审视的工作仍未开展。苏彰德接受《香港01》专访时表示,希望加快评级工作,未来两年的短期目标,希望能完成所有战前建筑物的评级工作,并开始研究50年代战后建筑物,以回应社会诉求。
对于外界希望当局不要再为建筑物的年份划线,杀死寿命较短但有价值的建筑物,苏彰德直言,“我哋已经用咗呢一把尺去睇战前建筑物,我觉得应该用同一把尺去睇”,而且本港寸金呎土,“冇可能每一个都要保留落嚟”,但仍对此持开放态度,认为完成50年代建筑物的研究后,应检视现时的评级工作,并参考外国“寓保育于发展”的做法。
古迹办1996年开始,普查8,800多幢建于1950年前的历史建筑,至2009年敲定深入研究其中1,444幢,评级工作至今11年终现曙光,苏彰德续任后接受《香港01》专访时指,现时仅余下不足90幢尚未评级,希望未来两年能加快处理评级工作,直言现时仍有空间加快,并将此订为短期目标。
苏坦言在深入评估外的战前建筑物中仍有极具价值的建筑物需要评估,形容是“沧海遗珠”,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古迹办普查名单中,余下的6,000多幢战前建筑物。他透露,古迹办过去两年已开展6,000多战前建筑物的研究,并已到70%建筑物实地视察,估计约有100至200间值得当局审视,希望古迹办能向古咨会建议需要重新审视的建筑物,让专家实地视察。
延伸阅读:专访|为视察主教山配水库古咨会委员考牌 苏彰德:尊重民间意见
对于近年不少声音要求当局保育战后建筑物,苏彰德指现届会开始回应市民的诉求,并在去年12月的集思会与委员讨论,决定开展有系统、全面性地研究1950至1959年的建筑物,估计约有2,800幢。他透露,古迹办过去年两年已开展对50年代建筑物的研究,相信需时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达到目标,形容此为中长期目标,希望自己两年后卸任,仍能为下届委员订立清晰方向。
他表示,战后出现大量高楼大厦,以应付人口膨胀,建筑物亦涉及屋邨等,牵涉多个业主,亦难以用不同年代的建筑风格划分,与战前建筑物截然不同,需要处理许多以前从未触及的难题。他希望古迹办在未来两年能向古咨会提供较详细的资料,包括这个年代建筑物的特性和评级时的注意事项。
他亦已翻阅过部分建筑物的名字,但认为现阶段不宜走漏风声,以免引起相关业主担心,他强调业主是保育的最大持份者,担心当局贸然对战后建筑物评级,将会引起社会恐慌,一开始时会遇上很大阻力,预料届时要做很多沟通和教育工作,但他承诺相关工作势在必行,“我哋一定要开始,因为社会声音对战后建筑物系珍惜嘅,我完全理解亦同意”。
延伸阅读:古迹办拒聘保育专才 专家小组瞎子摸象 学者促与古咨会合并升格
苏彰德表示,战前建筑物的评级工作历时约15年,他形容这个时间“差唔多”,希望届时能检视当局处理战前建筑物的经验,并参考如何为战后建筑物评级,当局亦应检讨评级制度、社会的呼声、要求和期望,强调若当局能把50年代的建筑处理得好,便能有扎实的基础将战后评级推展至60年代约6900幢建筑物。他强调古咨会及相关部门要小心翼翼地向前行,“如果我哋只系做某一个时代嘅建筑物,我觉得同社会对我哋嘅要求同期望系唔符合”。苏彰德强调,保育并非政府单方面的工作,而是与公众并肩前行。
有学者和民间组织促请当局不应以年份就建筑物评级划线,苏彰德反指,“我哋已经用咗呢一把尺去睇战前建筑物,我觉得应该用同一把尺去睇”,形容自己坐在古咨会的标志前,应为聚焦为历史建筑评级,但强调当局已参考不少于10个国家或城市的做法,认为香港值得思考现时的评级制度和标准,亦对此持开放态度,相信古迹办完成对50年代建筑物的研究后,便能就此展开讨论,但他留下伏线指,香港地少人多、寸金呎土,面临巨大发展压力,无法仿效海外保存整条村,甚至是整个小镇,“冇可能每一个都要保留落嚟”,只能保留最珍贵、有文物价值的建筑,并参考外国“寓保育于发展”,为有价值的建筑物赋予新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