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电总局: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名制 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

撰文: 王兆阳
出版:更新:

内地近年来网络直播兴起,在给人们带来新型娱乐同时,亦滋生不少问题。近来经常就可以见到直播节目涉嫌色情表演,或未成年人一掷千金打赏网络主播的新闻。
国家广电总局日前发布了《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关于加强网络秀场直播和电商直播管理的通知》,要求网络直播积极传播正能量,加强节目审查,此外,直播平台要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未实名制注册的用户不能打赏,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

广电总局要求,网络秀场直播平台、电商直播平台要坚持社会效益优先的正确方向,积极传播正能量,展现真善美,著力塑造健康的精神情趣,促进网络视听空间清朗;要切实采取有力措施不为违法失德艺人提供公开出镜发声机会,防范遏制炫富拜金、低俗媚俗等不良风气在直播领域滋生蔓延,冲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污染网络视听生态。

《通知》指,开办网络秀场直播或电商直播的平台要切实落实主体责任,各平台应于2020年11月30日前,将开办主体信息和业务开展情况等在“全国网络视听平台信息管理系统”登记备案。

境外人员开设直播间须报备

《通知》要求,现阶段,相关平台的一线审核人员与在线直播间数量总体配比不得少于1:50,要加大对审核人员的培训力度,并将通过培训的审核人员在“审核员信息管理系统”中进行登记;社会知名人士及境外人员开设直播间,平台应提前向广播电视主管部门报备。

《通知》要求,对于多次出现问题的直播间和主播,应采取停止推荐、限制时长、排序沉底、限期整改等处理措施,对于问题性质严重、屡教不改的,关闭直播间,将相关主播纳入黑名单并向广播电视主管部门报告,不允许其更换“马甲”或更换平台后再度开播。

打赏须实名验证、人脸识别

此外,《通知》还提出,网络秀场直播平台要对网络主播和“打赏”用户实行实名制管理,未实名制注册的用户不能打赏,未成年用户不能打赏,要通过实名验证、人脸识别、人工审核等措施,确保实名制要求落到实处,封禁未成年用户的打赏功能。平台应对用户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赏金额进行限制。

《通知》又指,对点击量高、成交量虚高、“打赏”金额大、业务类别容易出问题的直播间,要建立人机结合的重点监看审核机制,跟踪节目动态,分析舆情和原因,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导向偏差和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