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锏】古代中国破甲专用 传说中姜子牙和狄仁杰的随身武器
在中国古典通俗小说中,有不少名将都会以鞭锏为随身武器。鞭与锏在兵器史上可以算是小辈,因为其他兵器如刀、枪、剑、戟,追溯其历史本源的话,都可以上追至夏商周三代;但在上古时期的兵器史中,鞭与锏并不存在,甚至不是专指兵器。今天武备志跟大家说说,兵器——“硬鞭”和“锏”。
“杀手锏”?“撒手锏”?
大家经常听见的“杀手锏”或“撒手锏”,则源自古代战场中,当士兵的主武器无法制敌,甚至被打掉而身陷险境时,一方抽出铁锏对敌将予以致命一击。后引指为“扭转局势的最后手段”。亦有另一个说法指,撒手锏是“小说中搏斗时出其不意地用锏投杀敌人的绝招”,但依鞭锏的重量,要掷中敌人似乎并不大可行。
相传唐朝开国将领秦琼(字叔宝)的武器是一对金锏,长二尺二寸(约70~80公分)、重二十余斤,而在清代小说《说唐演义全传》第二十七回中,便描述过秦琼如何用锏转身打向对手。“华公义马头相握马尾,举戟望叔宝后心便刺,叔宝左手把枪反在背后往上一架,扭回身一铜打去,把公义的头都打得不见了,跌下马来。这个名为‘杀手锏’。”这里描述的是“打去”,而非“投去”。
又如《说岳全传》第四十八回中,岳飞奉命率兵征讨绿林好汉杨再兴,却战他不下,因而闷闷不乐。伏在案上,朦胧睡去,梦中想到:“这个是杨家枪,只有杀手锏可以胜得”。最后,岳飞再战杨再兴,“左手持枪便刺,再兴忙把枪杆架住,不提防岳爷右手将银锏在再兴背上轻轻这一捺,再兴坐不住鞍轿,跌下马来”。这里用的是“捺”,亦非投。
鞭锏的起源与分别:
这里指的鞭是指金属制的“硬鞭”,而非长条状的“软鞭”。“鞭”在上古的本意是指皮质的鞭子,如《左传.宣公十五年》有“虽鞭之长,不及马腹”。而“锏”则指当时车轴上的铁条,用以减少辐与毂之间的摩擦,如《吴子.治兵》有“膏锏有余,则车轻人”。可见鞭锏二字在最初都并非专指兵器。
有传硬鞭的出现源于驱车策马,为免马鞭与束马的绳子相互纠缠,故作硬鞭。最早有关“铁鞭”文字记录见于五代,1053年由欧阳修编撰的《新五代史.安重荣传》有“又使人为大铁鞭以献,诳其民曰:‘鞭有神,指人,人辄死。’号‘铁鞭郎君’,出则以为前驱。”的记载。传说中武成王姜子牙(太公望)使用的武器就是被称为“打神鞭”的硬鞭,而隋末唐初名将尉迟敬德(尉迟恭)擅长使用的武器也是铁鞭。
虽则鞭锏皆为金属棍棒类无刃武器,但按种类而言,锏只是硬鞭的其中一种。两者的最大分别在于:鞭形状自如而像竹节,锏则有四棱。鞭锏皆可单双使用,但有言道“锏多双用”。从外形设计而言,“鞭的节”与“锏的棱”同样都把打击面缩至最少,令打击力更加集中,以破坏对方的兵器,或是隔著甲胄击伤对手。
在电影《狄仁杰之四大天王》中出现的“亢龙锏”,既有四棱锏身,但同时亦有竹节设计,外形却跟传统史实的鞭锏有所出入。与其说是“锏”,更像是鞭锏的混合体。
铁鞭、铁简,两色。鞭其形,大小长短,随人力所胜用之。人有作四棱者,谓之铁简,言方棱似简形,皆鞭类也。
鞭锏的应用情况:
在军事用途上,鞭锏兵器盛行于唐末两宋,那时正值重甲兵装时代。面对厚实的装甲,一般斩劈兵器无能为力之际,份量以打击为主的鞭锏便崭露头角。鞭锏能在长时间作战,跟其他利刃相比耗损较少,跟沉重的战锤、骨朵、大斧相比也更能灵活挥动。
由于鞭锏重量沉重,不便灵活挥舞,所以在战场上多用于骑兵,透过骑乘打击,往往能够隔著甲胄使人重伤,或是把敌人击至落马。正如《武备要略》中所言,单刀可敌无甲之兵,难敌坚甲之兵,而鞭能克之。在宋代,不少宋朝及外族将领都善使鞭锏,例如有王继勋、王珪、呼延赞、张玉、任福等。但及至明代火器开始普及后,破甲的重任便日渐落入攻击距离远、威力强大的火器手上,鞭锏便逐渐失去战场上的价值。
蔡莫派中的六合双锏示范:
外国也有兵器制造商仿制的了中国的锏,透过缩窄锏身直径、加深锏身沟坑,最大化减轻锏的重量,令用者更易操控。另外,它们亦把锏端造成尖刺型,为挥击为主的锏加入刺击能力。
虽然鞭锏消失在战场之上,但它们并没有因此消亡,反而落入寻常百姓家,成为民间演练的兵器之一。时至今日,双锏仍是陈氏太极的双器械套路之一,以打、压、砸、挡、戳等锏法为主,糅合锏法与陈氏太极拳而成。
虽则鞭锏造型上跟铁棒相似,但由于重量比正常刀剑重,重心离手柄较远,难以作出灵活操控。因此在实际应用时,手法跟刀剑截然不同。
实则在现实世界中,防具的演变跟武术的发展息息相关,亦对兵器的发展及兵器的技术应用不无影响。有兴趣可点击以下连结,了解更多。
延伸阅读:
【刘家辉】少林三十六房:学尽少林拳脚兵器 创三节棍大斗柳叶刀
【罗马重标枪】罗马军团远兵首选不是弓箭 颠覆远克近的兵器定律
战锤Warhammer|在板甲面前取代长剑 中世纪骑士的破甲兵器
你知道日本弓道中的“射法八节”吗?点击图片观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