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食车(二)】车仔档不一定污糟邋遢

撰文: 雷安琪
出版:更新:

相较花姨那辆车的“重”,谭生的糖水车则以小而轻巧著称,全因车身轻巧窄长,能轻松穿过路柱,被拉车“捉人头”的情况并不多,谭生才能花这么多心思保养和为其美化,成为同行中鲜有的“姿整”揾食车。

车前醒目的桃红色餐牌,亦是出自谭生之手,手写毛笔字怀旧风味浓。(叶璋时摄)

年轻时从事饮食工作的他,四、五十岁被逼退下岗位,开始当起小贩卖珍珠奶茶,后来才改卖糖水。这六年来,谭生独卖合桃糊和杏仁糊,每日下午吃过饭便开始处理食材,浸米浆、磨合桃和杏仁,一直忙至晚饭后,才将两大煲糖水放上自制的手推车,推出外摆卖,卖完收工,这样的生活年中无休,风雨不改。

谭生爱整洁,做事有条理,从对车身设计的讲究便可得知,他更画下手图以保尺寸精准。(叶璋时摄)
谭生指,在炉和煲之间放蚬谷,“煲干水”前会有特别的香味和声音,可提醒加水,不致烧坏煲。(叶璋时摄)

设计反映档主个性

糖水车也是谭生自制的,单看车的设计,甚至也能看得出主人的性格。车身新簇簇的,我问车是刚制成的吗?谭生摇摇头笑著回答,“车龄已有八、九个月啦。”保养实在得宜。台面上切割出两个大小刚好的圆,放下两个翻热糖水的炉和两个煲,中间有大量蚬壳防止“煲干水”;又贴上木纹贴纸美化车身;无论是胶匙或是硬币,都有已用钉固定的胶盒盛载,甚至是摆放gas炉的位置,都用裁剪得刚刚好的木板遮盖,所有用具摆放整洁,买卖的每个步骤都显然考虑周到。

为节省材料费用,谭生平日见到被丢弃的木板便会废物利用,切割至合用的尺寸储放家中。(叶璋时摄)

“无牌小贩车不一定污糟邋遢,卫唔卫生系睇人的,熟客都赞我的车干净。”谭生认为,政府过去不再发牌给小贩,主要因为卫生和安全问题。今时今日,煮食炉具因应科技已变得更安全,加上个人卫生意识加强,小贩亦然,修订条例,让无牌小贩获得牌照,更有助政府监察。

“民间美食车大汇演”

日期:1月31日(日)时间:2-5pm地点:铜锣湾东角道行人专用区Facebook 专页:民间美食车大汇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