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南亚穷人陷两难:买口罩或食物? 疫情衍生的不平等

撰文: 梁凯怡
出版:更新:

口罩成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下的必需品,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负担得起。南亚很多贫穷国家的弱势社群因为收入微薄,陷入两难局面:用钱买口罩抑或买食物?即使病毒不分国界,也不分贫富,疫情却衍生另一种不平等。

↓↓↓想看世界各地的民众在疫情持续期间的生活,请点击放大观看:

+1

印度、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已经强制民众戴口罩,阿富汗和孟加拉亦建议戴口罩,导致口罩需求上升和价格上涨。在部份地方,一个基本即弃口罩的价格高达7美元,很多人根本无力负担。以阿富汗工人哈亚图拉汗(Hayatullah Khan)为例,日薪不足100阿富汗尼(约1.32美元),选择买口罩的话,全家便要挨饿。

斯里兰卡将一个即弃外科口罩的价格上限定为15卢比(约0.08美元)。不过仍然有药房擡高价格,当地人难以找到平价口罩。居于首都科伦坡贫民窟的哈尚(Hashan)指,早期曾以15卢比一个的价格购得口罩,但现时价格已经涨至75卢比,区内大部份人都只能戴自制的口罩。

《德国之声》报道,在菲律宾,有人用尿布、内衣裤和垃圾袋充当口罩。亚马逊雨林的原住民则用香蕉叶做口罩。秘鲁原住民社区联合会负责人库苏里奇(Julio Cusurichi)坦言,食物已经出现短缺,他们没有获得政府的援助,没有钱买油和糖,更遑论口罩。

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南亚部主任甘古利(Meenakshi Ganguly)指,疫情的封锁措施对遭边缘化社区构成不成比例的伤害。他表示,冠状病毒本身不会分辨贫富、种族或宗教,“不过病毒如何影响一个人,取决于他们能否获得食物、住屋、健康和其他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