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艺术.三】当人人坐困定中 演艺活动下一个舞台在哪?
长久以来,艺术被喻为是治疗创伤的工具。人人坐困家中,有时最可怕的不是疫病,而是每个人心中的恐惧,戏剧正可以让我们转化及升华心中的不安。正如美国布鲁克林学院心理学和生物学教授史蒂芬诺吉兰达所说:“如果隔离范围扩大,那么,我们需要做些事情让艺术在网络上发挥功用,这是目前可以安慰人心的可行办法。”
中国国家大剧院在微信公众号推出线上大剧院,上载一千余场演出;湖北长江人民艺术剧院微信号推出一百多个剧目,包括人民艺术剧院《原野》、苏州昆剧院《痴梦》等大戏;广东粤剧院、广州粤剧院也推出“线上春班”,让戏迷足不出户看大戏;还有广州话剧艺术中心的“线上剧场”,上载多出戏剧精品。
在本地层面,本年度香港艺术节宣布取消,香港大型艺文场馆、康文署旗下的博物馆、西九文化区各场馆等均全面关闭,3月本地的网上调查显示:94.9%的演艺工作者因疫情而取消或延期演出。虽然如此,香港演艺团体却没有停下来,积极推出各式各样的线上影音活动;香港中乐团上载52集的“中乐知多少”系列影片,该团乐师透过网络与乐迷网上见面,内容包括由团员介绍乐器,演奏经典曲目,让观众得以一窥中乐奥秘。香港话剧团也开拓了自1977年成立以来前所未有的网上戏剧“公演”活动,并推出“有文字你send来,不‘疫’乐乎”短篇文本创作计划,剧本更有机会获团员在网上演出5至15分钟;香港舞蹈团则在Facebook及YouTube展开一连串“以舞会友”活动,包括艺术总监与多位艺术家真情对话的“阿哥会客室”、“YouTube频道特备Playlist”经典重温等。
《香港01》访问了香港话剧团高级经理(制作)黎栩昕,谈谈这段期间他们如何应对疫情。“近日疫情下令不少演出取消,我们决定推出网上‘戏宝重温’,首先进行网上投票,选出最受欢迎的五出戏剧,从3月尾到5月初分阶段于网站上播放,每两周换上一出新话剧,首先播出的是《失礼.死人》,然后是《找个人和我上火星》,接着是《让我爱一次》、《一页飞鸿》、《家庭保卫队》等。戏剧本身有着疗愈作用,特别是在大众都心情低迷的时候,这次挑选的作品较为正能量、合家欢、温情洋溢,希望大家观赏后会开怀一些。”
香港话剧团四十三年来累积了大量的戏剧档案,却从来未曾公开,今次疫情令剧团实现“零的突破”,正式进军虚拟世界。“以往话剧团从来没有将录影作品公开,只作为内部记录及参考。今次看到疫情下戏迷都很闷,我们希望市民困于家中这段日子欣赏到好看的戏剧,于是决定将作品在网上共享;希望戏剧迷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观赏,长远来说,可以吸引到新观众对戏剧产生兴趣,将来购票入场观看。”
网络播放会否发展成恒常节目,让大众欣赏香港话剧团的作品?“这次主要是针对疫情才将录影节目作网上重温,由于过去拍摄剧场时只作记录用途,所以在质量与技术上都未必达到网上播放的要求。未来我们会提高拍摄水平,将来再有机会作网络播放,也会有更高质素的版本。我们认为即使拍摄水平多高,录像始终及不上观赏现场表演。戏剧本身有着互动性,演员能够即场擦出火花,看录像较单向,牺牲了彼此互动的剧场实感。”
喜爱剧场的人总记得现场观赏的细节片段,如演出前的细碎交谈、中场休息时翻阅节目小册子的意外发现。演出期间,演员一声咳嗽,总在席间出现一阵涟漪效应。每一场演出都与别不同,表演者与观众共同塑造出独一无二的节奏与气氛,这是无可复制的经验,也是现场观剧的迷人之处。
今次疫情影响如此深远,香港话剧团会否就此题材有特别的创作?“其实,话剧团于2016年曾公演《太平山之疫》,内容讲述十九世纪时香港发生的大鼠疫,跟当下社会的现况差不多,港台已于4月4日作网上重温;未来一年剧季节目已定,我们未必会加插回应当下疫情的新剧。但我们策划的“有文字你send来,不‘疫’乐乎”创作计划,就是希望大众将这段时期的感受以戏剧、散文形式抒发出来。我们会选出30个优秀作品,由演员在网上演出,这是剧团与大众互动的机会。”
疫情虽然是一场关乎生死的人间悲剧,但从另一角度来看,说不定也可变成借以彼此关爱的人间喜剧。
香港话剧团“戏宝重温”
https:///www.facebook.com/HKREP/
Stage TV助小剧场绽放光彩
恐怖的疫病与优美的艺术总擦身而过,每每在最可怕的时代锤炼出创意的惊艳,艺术中描述瘟疫疾病总是离不开爱情、欲望与死亡,艺术正是瘟疫时代一剂疗治心灵的药。在人与人减少接触的日子,演出都变成不可能,各艺团纷纷寻找网络出路。
城市当代舞蹈团除了推出网上演出付费点播及网络舞蹈课外,更推广为期14天的网络驻留计划,邀请舞蹈艺术家、多媒体制/创作人、音乐人、艺术教育工作者等参与;中英剧团《大伪术爸》因疫情取消演出,改于网上免费直播围读剧本,实行停市不停演。
以录像推广戏剧艺术的Stage TV创作总监车正轩对《香港01》表示,3月开始已推出“集戏抗疫”网上活动,联同全港多个小型剧场,以直播形式让观众重温昔日作品,包括影话戏的《一丝不挂》、一路青空的《魔法豆腐花》、前进进戏剧工作坊的《午睡》、7A班戏剧组的《魔幻法典》、《2097》等。
车正轩坦言,大型艺团有政府资助,至于小型剧团停止了学校巡回演出、停止了剧场公演、也停止了剧场教育计划:“很多认识的小剧场工作者生计陷入困境,例如近日听过一对同为剧场人的夫妇,因为连月未有演出,结果要去做清洁工帮补生计,我作为剧场录像工作者,希望在网络上帮到几多得几多。”
不少小剧场演出原先向政府申请资助,现在暂停全部表演项目,大家已经做了一切排练等工作,最终若不能演出,可能要将资助退还政府。“我听过有些小剧场可以利用网络直播排练或演出取代正式公演,这次政府对小剧场的弹性处理总算令人安心。所以近日也做过不少剧场或舞蹈团的网上直播,让不能到现场的观众也有机会看到演出。未来还在洽谈一些已经安排好改为网上直播的演出,令剧场人可以有工作及继续创作。”
拥有十多年剧场拍摄经验的车正轩认为,网络直播不可能取代真正的剧场演出,最终观众还是喜欢真正入场观剧。“现场观剧有很强烈的即场感受及即时互动,像观众的掌声笑声大一些,演员也会有不同表现,又例如儿童剧的演出很视乎现场小朋友兴奋的程度。毕竟隔着屏幕的网上版本就没有这种互动,感受弱了很多。”
他说,今次“集戏抗疫”会放映《我的50呎豪华生活》,本身观众座位就是布置成一间间棺材房,让观众也亲身感受到那种逼窄与压抑,在录像上就没可能表现出那种感受。”
长久来说,车正轩希望“集戏抗疫”可以延续下去,疫情完结后,小剧场仍可以继续将戏剧作网上播映:“因为香港舞台剧界一直受到场地不足所限,只能演出数场,便要曲终人散,即使叫好叫座一票难求,艺团亦难以加场,更难保证能够重演。所以,香港有很多好戏成了沧海遗珠,有待观众发掘,甚至可以开展一些网上付费观剧计划。若不是疫情下,小剧场也从没想过将辛苦排练演出的剧作在网上共享,这个虚拟的连结,长远来说可培育新一代爱上演戏、也爱上观剧,令小剧场未来得以蓬勃发展。”
在疫情下百老汇剧场的《阿拉丁》演员Telly Leung及东尼奖得奖演员Alice Ripley就在网上作直播演出,“STAGEIT音乐会直播平台”向每位观众收取五美元票价,并强调直播不会进行录影及存档,限量票一早就卖个清光。同时,百老汇授权公司Broadway Licensing亦会将400部经典百老汇剧作在线上收费播放,线上演出作为赚钱之途绝对可行。
当剧场响起音乐剧《猫》的《Memory》,观众不禁流下眼泪;《歌声魅影》的吊灯在半空划过,观者不无震撼;《魔法坏女巫》中巨龙喷火的特效场面惊心动魄;还有《不眠之夜》将观众带进超现实世界。剧场与表演艺术,有着影音与录像仍然无法取代的独特魅力,观众既是参与者,也可以成为合作者。
然而,在疫情蔓延无期的日子,线上的传递方式正是维持着创作热情与创意的途径,也是寻觅走出困境的生存之道,甚至也可以是一次重新定位,让剧场人与观众重新思考表演艺术在我们当前社会的重大意义与价值。
Stage TV“集戏抗疫”
www.stagetv.com.hk
相关文章:
【云端艺术.一】艺展、演艺、拍卖新空间 艺文生活闯进虚拟世界
《香港01》周报特约撰稿人曹民伟其他文章:
上文节录自第210期《香港01》周报(2020年4月20日)《艺展、演艺、拍卖皆上云端 艺文生活闯进虚拟世界》。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
《香港01》周报于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