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口大迁移:深圳将赢得21世纪“城市战争”?

撰文: 香港01记者
出版:更新:
中国经济腾飞,国内一线城市“北上广深”生活指数直迫香港,年收入12万人民币在二、三线城市或许算是“高收入”,但在“北上广深”这些城市却是仅能过活。(中央社)

过去10年政府引导城市人口“正态分布”被证明是失败的,本质上是逆市场化行为,人口继续向大城市集中,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将是下一个10年基本走向。但与10年前不一样,中国人口红利陡然下降,阶层流动更加固化,城市吸引年青人并不是容易的事,而城市间人口争夺战必然迅速升级。在新一轮“城市战争”中,深圳凭借多方优势,或成为内地首屈一指的城市,甚至赶超上海。

深圳科技园成立于1996年,面积11.5平方公里,是中国科技部“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的6家试点园区之一。(网络图片)

城市竞争力二连冠

中国社会科学院2015年发布的《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城市综合竞争力排名深圳与2014年一样,全国第一。《经济观察报》指出,相对于其他城市,深圳的市场经济竞争更为充分,这也是这也是深圳为什么有那么多强大企业的原因,深圳特区创立36年,走出华为,腾讯,万科,招商、平安、大疆,中兴、华大基因、创维、比亚迪等一大批全球著名企业。

从创新力来看,2015年深圳PCT专利(Patent Cooperation Treaty,专利合作条约)申请量达13308件,连续12年居全国大城市之首。深圳到2020年目标: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2%。

虽然深圳面积仅1900公里,但同样楼价高企。(网络图片)

深圳推人口新政吸引人才

在北京、上海这两大竞争对手收紧落户之时,深圳却放宽落户限制,2016年9月1日起,深圳正式实施入户新规,大幅度放宽人才落户政策。人才落户由积分制改为核准制,不设指标上限,满足条件的人才可直接申请落户。正所谓城市之间的竞争,说到底还是人口的竞争。短期内深圳要为这些入户人口提供部分福利,但从长期来看这些人将是城市发展的最大动力。据悉,目前深圳户籍人口存量仅300多万,也为人口政策提供了很大空间。然而对比北京、上海,就算想放开人口限制也恐怕遭遇反对。

有评论指,深圳高企的楼价,或让人才“望而却步”。实际上,北上广深四大城市实际人口都在2000万以上,但深圳面积仅1900公里,不到上海1/3,北京1/8,从人口密度来讲,深圳已经是上海的2倍,而房价与上海持平,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还算便宜了。同时,深圳还有一个看不见的市场,城中村以及小产权房(即内地农村集体土地上建设的房屋)也是北京、上海难以比及的。而如果日后东莞地铁接通,便利的交通则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多的居住机会。

深圳有不少出名的民营企业,华为便是其中之一。(网络图片)

民企和个人占主导 产业结构较完整

北京作为政治、文化中心,国有企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上海企业体制则央企:地方国企:外企:民企比重为1:1:1:1,最具活力和最具创造力民营企业仅占上海产业结构1/4。央企和地方国企就体制来言,相对缺乏活力与创新;而外资企业多为高端产业,与普通大众联系较少,对人才要求要较高。

然而转观深圳,90%都是民营企业或者个体企业,产业链更为完整,从各方面考虑招聘人才。看似鱼龙混杂,实际上给更多年轻人提供造梦机会。

深圳前海自贸区,可谓“特区中的特区”。(网络图片)

人均经济指标遥领先

深圳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魏达志教授早前表示,2015年,深圳GDP1.75万亿(人民币,下同),香港1.79万亿,广州1.8万亿,新加坡1.83万亿,北京2.29万亿,上海2.49万亿。魏达志说,按这个基数,上海慢下来,深圳快起来,深圳赶上上海的时间大约是8-10年。再过10年,深圳有望成为中国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

很多人会将深圳的发展与上海比较,上海的面积是深圳的三倍多,2015年常住人口是深圳的两倍多,但如果从去年人均GDP数据来看,深圳却是上海的1.5倍。上海到2020年的目标之一是人均GDP15万元,深圳去年却已达15.8万元。从人均经济指标来看,深圳早已遥遥领先。

虽然上海在城市综合管理、文教卫体等社会发展水平和经济总量上仍有一定优势,但在决定经济持续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企业素质、人口年轻化等方面,上海均呈现落后趋势。换言之,上海的优势更多是总量优势和存量优势,而深圳的优势更多是结构优势和增量优势。

广深港城市圈 未来中国经济中心

未来中国竞争力,取决于城市竞争力;如果经济继续向前发展,中国竞争力将取决于城市圈竞争力。所以,一座城市最终能否成为年轻人才的选择,与它所在的整个城市群也会有关系。中国三大城市圈,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的综合发展水平依然具有绝对优势。

也有评论指,深圳的优良环境以及对于外地人口的相对包容,也是吸引人才的原因之一。总结以上各点,深圳在凭借人口政策、产业结构、创新能力、地理人文环境等多方面优势,或成为内地未来首屈一指的大城市。

2010年出版的《城市战争》中这样写道,中国现代化进行就是一场城市战争进程。而决定这个大棋局胜负手的,仍然是人才的流入问题。整体来看,深圳暂时握有先手,但最终谁能笑到最后,要交给时间来检验。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平庸的城市是没有任何机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