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塘延线】何文田站隔涉行16分钟长命斜 爱民邨长者:索晒气
观塘线延线下月通车,铁路线延伸至黄埔及何文田,多一个交通选择对市民来说固然是好消息。然而,对于居住在何文田爱民邨的大部分长者,要走过无上盖、约16分钟脚程的斜路乘搭港铁,将成为“好天晒、落雨淋”的最佳写照。同时,因应新线通车,49条巴士及专线小巴服务拟于通车后遭取消或削减班次,有区议员直指,新线通车后居民如不想汗流浃背地步行到港铁站,就要花更长时间等候巴士或小巴,批评区内交通接驳服务是“两头唔到岸”;有区内老人亦慨叹,区内交通变成“唔上唔落!”
共有八层的何文田站依山而建,新站设有5个出口,连接何文田山上的忠孝街、佛光街、仁风街等,以及山下的漆咸道北及芜湖街一带。当中A3出口毗邻豪宅天铸,居民步行不足1分钟即可抵达港铁站;不过此等便利,基层市民则难以享用。
除了豪宅天铸,以及靠近仁风街出口的一列住宅大厦,拥有逾1万8千居住人口的爱民邨已是较接近何文田站的民居。虽然港铁有为居民兴建有盖行人天桥及通道,不过,并非所有路段都有盖覆盖,其中居民要走过一条“无遮无掩”的斜路才能抵达车站B2出口,一般人步行约7至10分钟。惟经民联九龙城区议员左汇雄表示,爱民邨是一条“老人邨”,估计邨内6成以上为长者,要他们走过“长命斜”才能乘搭港铁并不合理,加上该路段有西斜问题,夏天又热又湿,老人家根本吃不消。
步行逾16分钟始抵港铁站 86岁长者:成身汗索晒气
记者日前与年届86岁的袁伯实地测试,由爱民邨附近的爱民广场步行至最近的B2出口,需时逾16分钟。测试当日天气不算闷热,只有摄氏26度,并且为阴天,但记者走毕十多分钟路途亦已渗汗,袁伯更直言自己汗流浃背,“成身汗呀我宜家,梗系热啦,街头行到街尾点行呀?索晒气啦!”他又说沿路没有上盖遮挡,遇着天雨定添麻烦。
虽然港铁在爱民邨保民楼侧兴建了升降机及有盖行人通道连接港铁出口,但居于下邨的居民同样需走过一半斜路才能抵达有盖行人通道,再花额外约6分钟路程始抵达港铁站,袁伯认为设施无甚帮助,“呢条暗斜嚟,咪一样咁索气!”
事实上,运输署亦意识到新站欠便利的问题,将于通车当日新增4条小巴路线接驳附近居民前往两个新站,其中8M线将途经爱民邨及毗邻的俊民苑、欣图轩等。不过,袁伯指儿女各有家庭重担,长者多为“食老本”,花费前都要计过度过,“两蚊(长者票价优惠)唔驶钱呀?小数怕长计。”他形容新站交通接驳“唔上唔落”,认为港铁应提供免费交通接驳服务,坦言通车后不会选搭观塘延线,宁愿落斜步行到旺角。
新接驳小巴线或定价$4.5 索价高于一程港铁
长者搭小巴尚有2元优惠票价,但上班族及学生却或要多付逾一倍价钱接驳港铁。虽然署方未正式公布新小巴线收费,但左汇雄透露,政府曾向区议会表示,车费拟定每程4.5元;又指港铁或在通车首年向乘搭接驳小巴的居民提供1元转乘优惠。翻查运输及房屋局文件,政府预计新线通车后,由何文田到黄埔的车费都只是4.4元,换言之接驳港铁站的一程小巴收费较港铁车程本身更高。即使计及港铁的1元转乘优惠,居民乘搭小巴再搭港铁至黄埔亦需7.9元,比现时乘搭巴士贵2.1元。
49条巴士小巴线调减 候车时间势升
既然又贵又麻烦,居民或想“以不变应万变”,维持原本的交通习惯。不过运输署指,因应观塘线延线通车,将取消一条九巴路线212号、一条九龙专线小巴线7号,及缩短九巴7B号线;另外亦会因应新线通车后的乘客量转变,调减33条巴士和13条专线小巴路线的班次。
左汇雄认为,有关调整定必增加居民的候车时间,“唔搭港铁嘅等巴士小巴会耐咗,搭港铁嘅一系逼你畀4个半搭小巴,一系成身大汗日晒雨淋,宜家系两头唔到岸,天一半地一半。”他又直斥接驳小巴拟索价4.5元绝不合理,质疑运输署直接让现时行走区内的小巴营运商开办新线,而非公开招标,有偏袒之嫌,无为市民争取最大利益。
运输署回应指,建议新增的4条专线小巴接驳服务均为现有专线小巴路线的短途服务,故将由相关营办商营运,而建议车费亦已参考现有专线小巴路线的收费标准。署方指在现有小巴路线上开办短途服务是一贯的做法,在西港岛线于2014年年底通车时亦曾采用有关模式,为新铁路站提供接驳的专线小巴服务。
对于有居民要求提供免费交通接驳,港铁发言人回应,现时何文田区已有不同路面公共交通服务;而据知运输署亦因应新铁路线通车,为该区公共交通提出了一系列路线重组建议,相信待延线通车后,可为当区居民提供适切的接驳交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