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肺炎】医管局扩大监测 首日300急症及门诊病人需交唾液
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武汉肺炎疫情持续,医院管理局于昨日(19日)日起加强监测,如急症室及普通科门诊病人出现发烧及呼吸道征状,或有轻微肺炎,便需自行收集“深喉唾液样本”,之后交回诊所由卫生署负责化验,倘结果为阳性将获安排送院治疗。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称,昨日有300名到急症室或普通科门诊求医的病人接受检测,冀望在1至2日后得出结果。
▼疫下香港 口罩、抢购、冲突、寒冬▼
1至2日后有化验结果
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质素及标准)刘家献称,昨日开始推行加强化验室监察计划,首日有300名到急症室或普通科门诊求医的病人需接受检测。他希望病人在今日内交回样本,再交由卫生署化验室进行化验,1至2日后能有结果。
医管局则于昨日起加强监测,由早前为住院肺炎病人做病毒检测,扩阔检测对象至急症室及普通科门诊病人。若病人年满18岁或以上,有发烧(摄氏37.5度或以上)及呼吸道征状,或有轻微肺炎感染,便需自行收集“深喉唾液样本”,之后交回诊所由卫生署负责化验,倘结果为阳性将获安排送院治疗。
至于检测的准确度方面,中大呼吸系统科讲座教授许树昌称“采集口水痰前,系要求患者索一下个鼻先,所以痰入面系含有鼻液,准确度唔会低。”他又引港大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早前进行的研究称,以“深喉唾液样本”作病毒化验,结果的准确度达91.7%。
首名死亡病人有解剖
面对昨日再有一名70岁武汉肺炎患者因病情恶化离世,令本港死亡个案增至2宗,刘家献称,两名已过身病人的报告会转交死因裁判官;首名死亡病人曾有进行解剖,暂未知第二名死亡病人是否需要解剖,局方亦未掌握两名死者的肺部情况。
张竹君:卫生署及警方已准备就绪 启用超级电脑
至于警方早于2003年沙士期间利用“超级电脑”成功追寻感染源头,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今日在电台节目批评,政府至今仍未启用超级电脑,以追踪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做法令人震惊。
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则称,当疫情进入紧急应变级别时,署方已联络警方,请他们随时准备启用超级电脑计划,“双方都准备就绪”。她又称,现时本港每日新增2至3宗个案,主要靠“问患者问题”追踪其潜伏期及接触者;倘个案数字继续上升,追踪工作出现困难,会请求警方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