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贫穷女性恩物”预言成真?19世纪一件发明改写女性命运

撰文: 俞宝生
出版:更新:

在键盘上敲打文字时,你大概没有想到这是一件多么奇特的行为。书写不再是在平面上勾划线条,而是转换成不同手指敲击不同的按键,或许还有“哒哒哒哒”的声音提醒我们键盘最初是一类乐器的名字。只花很短时间,一篇篇文章、报告或小说就在敲击键盘的声音下完成。键盘输入改变了人的书记速度,据估计,最优秀的手写书记员一分钟可写65字,而打字员可以打90至100字。更重要的是,手写记录可能会发生文字无法辨认的问题,但打字则没有相应问题。在1888年,有一名秘书表示打字机的出现让他每小时节省40分钟。这些速度最后带来质变:使用打字机加强了美国公司扩张的能力。没有打字机,美国恐怕没有扩张成全球商业帝国的能力。

我们的世界一直慢慢地被键盘改变,但我们的世界对此却恍如未知。(路透社)

人类在16世纪已开始尝试以打字而非书写的方式记录文字。不过,最早期的“打字机”,如1829年发明的“排版机”(Typographer)都没有使用键盘设计,而是使用转盘操作。可以想像,不使用键盘的“打字机”速度很慢,也难以推广。

最早使用键盘的打字机,要到1865年丹麦人马林汉森(Rasmus Malling-Hansen)发明的打字球(Writing Ball)才正式出现。虽然打字球商业上同样不成功,但是马林汉森拯救了欧陆哲学:尼采后期的作品全部都以打字球写作。而我们现时惯用的键盘,则要到1878年的第二代肖尔斯与格林登打字机(Sholes and Glidden Type-writer)发行才正式出现。

不过,当时没有人知道打字机最后会带来大改变,最初推出市场时甚至没有人知道谁会使用打字机,所以当时的宣传策略完全是“乱枪打鸟”,其中一个广告甚至将打字机称为“文学钢琴”(The literary Piano),希望作家和诗人会以打字机创作,如同音乐家以钢琴创作一样。在这些乱枪之中,1875年的一个广告将打字机称为“贫穷女性的恩物,让她们能够成为抄写员和秘书,从而赚取改善生活的收入。”这一枪却射出了一个改变社会的关键,女性在打字机的帮助下,大规模投身劳动市场,改变了社会与万千女性的未来。

这幅1872年的相片是肖尔斯的无名女儿为其父亲的发明打字机卖广告。恐怕父女两人都没想到他们的发明会有如此大的影响力。(Getty Images)

造就更多女性投身社会工作

在打字机出现前,为了填补因战争而出现的劳动力缺口,美国女性最早在内战时期已投身劳动市场。此后,女性逐渐能担任工厂女工、女仆、护士或家庭教师等工作。然而,19世纪中期女性外出工作仍然会引起社会广泛的不安甚至不满。上述前三种工作被当时社会认为只适合低下阶层,而且由于经常与男性接触,被认为是道德败坏。不少男性工人更认定女性先天工作能力低下,资本家聘请女工纯粹因为薪资更低。这些女性更一度被认为是抢走男性工作,造成他们失业的罪魁。至于家庭教师虽然被认为是得体的工作,但社会需求低,只有极少数教育程度高的女性才能投身家庭教师的行业。

但是打字机的出现横空改变了美国女性的就业情况。在1870年,当打字机仍然只是展览品时,全美国有7名女“打字员”作为示范。到了1900年,女性打字员的人数估计上升至20万,占全美打字员的76.7%。到了1930年,全美女性打字员更高达200万名,近乎垄断美国文书处理工种的就业市场。

大量女性成为打字员有两个原因。在需求面,打字机出现在美国经济及商业发展高歌猛进的爆发期,同时企业也变得更加复杂,需要大量文职人员。由于打字员对体力没有很高的要求,企业没有规定只有男性才能就职,女性就慢慢地进入到打字员市场当中了。实际上,自女性打字员成为常态后,社会逐渐确认女性的适应力、服从性和细心及忠诚令他们更适合办公室工作,并让办公室环境更加宜人。吸引企业在招聘打字员时,偏向聘用女性。

在供应层面来看,女性发现打字员工作为她们提供十分诱人的工资。虽然19世纪女打字员的工资大约只有男打字员的一半或三分之二,但已远远高于其他工作。当时女仆的工资约每周2至5美元、工厂女工约1.5至8美元,但女打字员的工资可高达6至15美元。而且打字员的工作被认为是得体合乎道德,也就吸引更多女性。

我们现时习惯的四行式键盘源自肖尔斯和格利登打字机。打字机的出现改变了我们的社会结构,其影响至今仍然持续发酵。(Getty Images)

女性平权运动的强大推手

打字机对女性最重要的影响,是为女性提供社会接受的工作机会,让女性取得经济自主。著名美国史学家布尔斯廷(Daniel J Boorstin)就曾在《美国人:民主的历程》(Americans: The Democratic Experience)指出:“打字机注定成为美国人生活中的重要力量。通过在商业世界向女性提供社会可接受的就业机会,它打开了新的办公室职业,同时(与电话一同)帮助女性离开厨房进入职业的世界。”

打字机出现的另一个好处,是为中产未婚女性带来姻缘。女打字员通常为律师、会计及商人工作,这些职业当年主要由适婚年龄的男性担任,而19世纪末女打字员主要是高中学历、出身中产的都市未婚女性。当时“职业女性”尚未成为社会风气,女打字员大多只会工作至30岁,嫁人后就会成为全职家庭主妇。打字工作确实为这些中产未婚男女制造了机会。现代社会已很少出现为找丈夫而工作的女性,但在19世纪,这是女性迈向婚姻自主的重要一步。

更重要的是,在打字员出现前,即使有女性投身劳动市场,参与的工作仍然是“女性化”的工作,如护士、纺织女工等,而且会被认为工作效率低于男性,间接证明女性比男性差劣。但是打字员是一个性别中立的工种,女性在与男性竞争同类型职位的过程中,女打字员用实际工作成果证明女性不比男性逊色。因为打字机,社会慢慢接受女性投身工作,推动下一轮的女性平权运动。

虚拟键盘世代重塑文字应用

键盘输入持续改变世界,即使不是人人都满意这种改变。在20世纪初就一直有男性反对女性成为打字员。到了现在,随着网络文化的兴起及虚拟键盘输入出现,加上现时愈来愈常见的自动改正功能,不少西方的教育学者都担心“虚拟键盘一代”语言能力会大幅降低。2012年有美国研究指,青少年的文法及串字能力与他们使用短讯及网络平台沟通的次数成反比。此外,他们特别批评LOL(Laugh out loud)、b4(before)等这种被称为Tech Talk的网络用语,认为这是现有英语的威胁,最终会导致英语的退化。

有趣的是,这种论调在两千多年前便已出现。在柏拉图的《斐多篇》中,苏格拉底哀叹人类原本用脑袋记知识,文字和书写的出现会让人类变得善忘。固然,对比起口传文化年代,人类背诵的能力的确大幅衰退了,已经很少人能够一字不漏地背诵《伊利亚德》,但是文字让人类创作史上最大的资料库。

19世纪末打字机发明后,中产女性终于得到一个得体地工作的机会。工作所带来的经济自主慢慢地提升了女性地位。(Getty Images)

键盘的发明同样颠覆了世界。它加快了人类书写的速度,但同样地改变了人的书写方式。前述的哲学家尼采是最早发现这种改变的人。受遗传性梅毒影响,尼采视力不断恶化,但是当尼采在1882年得到一个打字球后,尼采就能不依靠双眼写作。另一方面,由于使用打字球,尼采的后期作品愈来愈少长句和逻辑推论,反而愈来愈多箴言和短句。对此,他回应了一句:“我们的书写工具参与到我们的想法形成中。”

现代社会已慢慢进入共时性的社会,所有沟通都要求即时完成,而键盘就是这种趋势下的书写工具,只是今次他同样要求文字的配合。以往,键盘将字母的线条简约至一个按键,今次将文字缩减成一个字母。

科技的出现总会撼动原有的生活模式,永远有一批人会对此过度乐观,认为期望已久的乌托邦终于来临;但也会有同样过度悲观的人,认为科技会动摇已有的秩序。无论如何,改变已经发生,并会持续下去。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