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星矢展》深度评 是展览还是限定玩具排队活动?

撰文: 钟世杰
出版:更新:

记者的母亲大人在时代广场工作,今早她来电跟记者说:“仔,楼下很多人排队,是你小时候很喜欢、买了很多玩具那套卡通!”没错!8月8日至8月31日,时代广场将举行《圣斗士星矢三十周年》展览,香港七八十后,很多人在中/小学时都曾在深夜看过无线播《圣斗士星矢》,不少人更因故事中的希腊星座神话而尝试参加观星活动,是一代人的回忆。有人投诉活动本身展品不多,主要活动就是购买几款限定玩具,现在就来分享记者的观后感。

广场上有座4米高射手座黄金圣衣,很期待入夜后配上射灯后会不会更宏伟。(钟世杰摄)
因为十二星座是按剧中人物比例制作,如果按星座次序排列,身高就会不平均,所以才会乱排。但地方真是太窄,很难拍照。(钟世杰摄)
为何黄金圣衣感觉很厚,装甲上的浮雕线条不够锐利?原来电镀上不是喷,而是浸的,油漆的厚度会令刻线模糊,你可以付出很多金钱去加多细节,但如此一来展品就会更易破损。(钟世杰摄)

唔系铁、系圣衣 黄金圣衣展品为何很胶?

记者第一时间入场采访,将图片放在社交平台分享后,换来是“展品不如想像中细致”、“消费元素太重”、“没负起推广动画文化的责任”等留言,现在来说说我的感想。

第一感觉,香港真是地少人多,十二黄金圣衣的展区位于地面广场,是一个长而窄的密室,12款圣衣一字排开,人与展品几乎没多少距离,记者使用30mm镜头,想拍一个全身照也有难度,因背面就是“圣衣神话”玩具的展柜了。

回说12件黄金圣衣,在网上看图就多了,实物真是首次见,感谢大会将展品从日本搬来香港。有人投诉圣衣不够细致,像一只放大了十多倍的玩具。记者认识不少商场展览品代工厂,向他们请教了,原来展览品有很多客观因素,比如搬运、安全问题、使用次数、成本效益;以现时这精细度、加上电镀工序,说的是15至20万港元一只!也要请专门的搬运公司安排运输。建议看图就投诉的人,亲身到场感受一下整体气氛,自然会因为一份感动,忽略那些美中不足的细节。

你属于那个星座?你的所属星座圣斗士是否奸角?(钟世杰摄)
黄金圣斗士像中的人物为何全黑色?一来可突出黄金色,二来,其实漫画最早期未公布12位黄金圣斗士身份,当时是以黑影代替,这黑色素体很有代表性。(钟世杰摄)
你说它们没细节?天蝎座美罗的食指指甲尖是红色的,重现他的绝扣“深红色的刺针”。(钟世杰摄)
“十二宫”内还一次展出了所有神话和EX玩具。(钟世杰摄)
全场唯一展出有计划推出的新作,邪神Loki圣衣神话EX。(钟世杰摄)
D.D.Pandramation系列是以小尺寸figure配场景背景把玩的迎系列,未来会以十二宫及海斗士大战推出不同套装。(钟世杰摄)
女神像始终起到迎宾作用,大会是否应该在脸相方面下多点心机呢?(请按图放大就知有几邪神...)(钟世杰摄)

女神像还是邪神像?

户外展品中最满意1:1射手座星矢和4米高射手座圣衣,造型帅到极点,尤其是后者,很期待入夜后配上射灯后会不会更宏伟!至于女神像,说实话很像中国某些主题公园中的邪神展品,那支女神杖也实在做得太厚,跟剧中的造型落差极大,但配上背后的圣域火钟,整个画面很有气氛,令人有种走入“圣域”的感觉。

位置比较近利舞台的5小强青铜神圣衣,他们是特别为今次展览新制的,细节及用色都更丰富。(钟世杰摄)
星矢像的拉弓射箭姿势实在太有型,但圣衣的金色跟旁边的圣衣一比,有点偏黄。(钟世杰摄)
无论如何要找渣的话,4米射手座圣衣的背景有大大个“连根拔”招牌破坏构图,但这是非战之罪吧。(钟世杰摄)
神圣衣背翼都三尖八角、站位松散,很难一镜拍到5款,补上紫龙(上)、还有一辉(下右),像女人的是他弟弟阿瞬。(钟世杰摄)
可背上身Selfie的“圣衣箱”,质感实在太弱,一看就觉得像玩具,又没有阴影上色,还是肩带太短,如果任人试穿,相信3日必定扯断。(钟世杰摄)
图中是展内最抢手的8吋高圣衣神话EX“射手座漫画原色版”($700),同场另有“双鱼座漫画原色版”($700)。记者觉得展览内的商品种类不够多,文具、服饰、书刊都不及日本展览齐全。(钟世杰摄)
除射手座、双鱼座“漫画原色版”figure,还有新生天马星矢($600)及图中这款全球首度推出的限定色新生凤凰一辉($600)。(钟世杰摄)
$40一个A4 folder,不便宜啊。(钟世杰摄)
场内的确有些南亚排队党,但整体不太严重,很多排头段的本土用家也买到,且大会安排了足够数量的“别注色圣衣神话EX”玩具,不会在首天卖光。(钟世杰摄)

呃货币!我才不会排队买玩具?

最后就是“消费元素太重”、BANDAI玩具不应是展览主轴的指控。事实上8月8日首日展期中,入场9成人也是冲著4款限定版圣衣神话EX (射手、双鱼、天马、凤凰)而来,而且还有很多是排队党。问题是,没有这些为了玩具甘愿由早上7时排队的人,搞展览的成本从何而来?

如果香港真是有很多人接受动画艺术是文化,我非常支持举行星矢原画展、分享会,了解星矢“打机过关”元素如何影响后10年的日本少年漫画,但故事中将神话星座元素加入招式和装甲上的圣衣元素,也是作品的一大卖点吧?当年的少年有谁不想买日本原装“圣衣大系”合金玩具?没钱也会想要盒台湾塑胶翻版呢,热爱玩具跟热爱作品本身又有无冲突呢?“我才不会为买玩具去星矢展”,这类言论跟FB出pose说自己不玩《Pokemon GO》岂不一样做作?

7点左右已经有人在场外排队,全天大约有1,000多人次买到限定版,及后大会有提示限定已售罄,但每天也会有一定数量供应。(钟世杰摄)
Cosplayer明显比高达展少,下午5时左右记者妈妈在下午茶时拍到一位冥王,相信今天去的人相信9成为买限定品。(钟世杰妈咪摄)

这类人的言行太极端,但商业消费跟深入了解作品其实没有冲突,更多人了解作品,才可制造更多潜在的新买家,这一点,展商跟玩具商实在可以多加正视,展览中有很多空间加入故事简介,以玩具制作经典场面时,加一些文字解说,岂非令玩具更具吸引力?

总体而言,铜锣湾时代广场早于2013年已举行第1次高达展,不只制作了一对1:3高达渣古,还请到“高达之神”富野由悠季来港,感谢这份远见,及后香港才有更多更多动漫商场展览,今次又再跟BANDAI合作引入《星矢30周年展》,还是免费入场,如果网民只会批评而不支持,我实在无法认同。但同时,希望各厂商未来安排动漫节目时,多平衡不同观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