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星矢展》深度评 是展览还是限定玩具排队活动?
记者的母亲大人在时代广场工作,今早她来电跟记者说:“仔,楼下很多人排队,是你小时候很喜欢、买了很多玩具那套卡通!”没错!8月8日至8月31日,时代广场将举行《圣斗士星矢三十周年》展览,香港七八十后,很多人在中/小学时都曾在深夜看过无线播《圣斗士星矢》,不少人更因故事中的希腊星座神话而尝试参加观星活动,是一代人的回忆。有人投诉活动本身展品不多,主要活动就是购买几款限定玩具,现在就来分享记者的观后感。
唔系铁、系圣衣 黄金圣衣展品为何很胶?
记者第一时间入场采访,将图片放在社交平台分享后,换来是“展品不如想像中细致”、“消费元素太重”、“没负起推广动画文化的责任”等留言,现在来说说我的感想。
第一感觉,香港真是地少人多,十二黄金圣衣的展区位于地面广场,是一个长而窄的密室,12款圣衣一字排开,人与展品几乎没多少距离,记者使用30mm镜头,想拍一个全身照也有难度,因背面就是“圣衣神话”玩具的展柜了。
回说12件黄金圣衣,在网上看图就多了,实物真是首次见,感谢大会将展品从日本搬来香港。有人投诉圣衣不够细致,像一只放大了十多倍的玩具。记者认识不少商场展览品代工厂,向他们请教了,原来展览品有很多客观因素,比如搬运、安全问题、使用次数、成本效益;以现时这精细度、加上电镀工序,说的是15至20万港元一只!也要请专门的搬运公司安排运输。建议看图就投诉的人,亲身到场感受一下整体气氛,自然会因为一份感动,忽略那些美中不足的细节。
女神像还是邪神像?
户外展品中最满意1:1射手座星矢和4米高射手座圣衣,造型帅到极点,尤其是后者,很期待入夜后配上射灯后会不会更宏伟!至于女神像,说实话很像中国某些主题公园中的邪神展品,那支女神杖也实在做得太厚,跟剧中的造型落差极大,但配上背后的圣域火钟,整个画面很有气氛,令人有种走入“圣域”的感觉。
呃货币!我才不会排队买玩具?
最后就是“消费元素太重”、BANDAI玩具不应是展览主轴的指控。事实上8月8日首日展期中,入场9成人也是冲著4款限定版圣衣神话EX (射手、双鱼、天马、凤凰)而来,而且还有很多是排队党。问题是,没有这些为了玩具甘愿由早上7时排队的人,搞展览的成本从何而来?
如果香港真是有很多人接受动画艺术是文化,我非常支持举行星矢原画展、分享会,了解星矢“打机过关”元素如何影响后10年的日本少年漫画,但故事中将神话星座元素加入招式和装甲上的圣衣元素,也是作品的一大卖点吧?当年的少年有谁不想买日本原装“圣衣大系”合金玩具?没钱也会想要盒台湾塑胶翻版呢,热爱玩具跟热爱作品本身又有无冲突呢?“我才不会为买玩具去星矢展”,这类言论跟FB出pose说自己不玩《Pokemon GO》岂不一样做作?
这类人的言行太极端,但商业消费跟深入了解作品其实没有冲突,更多人了解作品,才可制造更多潜在的新买家,这一点,展商跟玩具商实在可以多加正视,展览中有很多空间加入故事简介,以玩具制作经典场面时,加一些文字解说,岂非令玩具更具吸引力?
总体而言,铜锣湾时代广场早于2013年已举行第1次高达展,不只制作了一对1:3高达渣古,还请到“高达之神”富野由悠季来港,感谢这份远见,及后香港才有更多更多动漫商场展览,今次又再跟BANDAI合作引入《星矢30周年展》,还是免费入场,如果网民只会批评而不支持,我实在无法认同。但同时,希望各厂商未来安排动漫节目时,多平衡不同观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