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界选民增28% 创艺团“踢走马逢国” 建制评估马连任势危
立法会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功能组别选举,多年来建制派参选人都屹立不倒,即使民主党的胡志伟及林汉坚、艺术家周俊辉先后挑战,均大败而回。不过今届形势有变,据了解,中联办评估现任议员马逢国连任选情有危机,须全力箍票。其中一个左右大局的因素,是艺术及文化界在占领运动后,积极成立艺团以登记做团体选民。有新登记选民走入建制,明言誓要“踢走”马逢国。
立法会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功能组别现时有2938名选民,但四个小组的选民登记资格各异。演艺和出版界可登记为该界别的个人选民,体育和文化界则只有团体票,其中文化界更规定要曾获政府资助的艺术团体、《艺发局条例》的指定艺术团体,或是选举事务处指定的16个地区艺术文化协会,才可登记做选民。
体育团体票登记制度宽松惹质疑
上述的登记安排,曾令部分欲登记成选民的“有心人”被拒于门外,包括粤剧界“万能泰斗”阮兆辉,业内人士因而批评这些规定对独立艺术家不公。另一边厢,体育小组团体票的登记制度,却较为宽松,根据选民登记册显示,有置业、染料公司因旗下有体育会,便能成功登记为体育界选民,惹来建制派“种票”的质疑。
文化界亦鼓励登记选民
入行35载的资深电视人蔡锦源,谈及上述“荒谬”的游戏规则时,没有破口大骂,反倒是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不要埋怨,它 (选举事务处)的规矩是这样。你想要这一票,你就想办法拿回来……那些体育会,你说它们是‘种票’得来,你就照种吧!”
蔡锦源坐言起行,联同9个旧同事创立了9个团体,成功登记做选民,他更“一脚踼”包揽所有手续。他笑言手续并不繁复,只要集合3个人先成立社团,再在文娱中心办一个推广文化的讲座,并申请场地津贴,便可带同证明文件及津贴收据登记做文化界选民。9个团体要办9个活动,全由蔡担任讲者谈论电视文化,但事实上讲座无人出席,他只需在场地待一小时便成事。
从无线走到港视的蔡忆述无人出席讲座时一面淡然,难道他不是想推广电视文化吗? 他咧嘴而笑:
“我就系为咗踢走马逢国咋嘛,成立个团的目的,我真系纯粹为咗呢样野。推广电视文化?唔好讲笑啦!”
批马逢国未为业界发声 无条件撑周博贤
他自言港视不获发牌,立法会议员动议用《立法会(权力及特权)条例》要求政府公开否决发牌的文件,马逢国投弃权票,令他最“贴身”地感到气愤。
至于马逢国在其他小组的不足,蔡也抨击得七情上面,既批马未有代表因政治立场而受打压的演艺人士发声,又指责他在“林荣基事件”上,从未为出版界讨回出版自由。他续指,即使体育界不满无线艺人陈百祥担任今届奥运的香港火炬手,马逢国都从未为业界反映声音:“(前界别议员)霍震霆都仲话他真系钟意体育,因为他净系关注体育。但马逢国,他关注过体育啲咩呀?他代表呢个界别,你数唔到有啲咩佢做过㖞!”
为了踢走马逢国,蔡锦源与旧同事的9票全提名了有音乐界“长毛”之称的周博贤,但他坦言自己没有接触过对方,当时周的助手致电给他,他与旧同事商讨后,便一口答应给周9张提名票。到底是周博贤什么特质,令蔡二话不说便出手相助呢?
“冇啊。总之可以踢走马逢国得架喇,我话知佢边个!哈哈!总之佢系支持民主嘅,总之佢唔系建制嘅,佢肯踢走马逢国就得架喇。”
曾为“斗种票”犹豫 韦少力:要有狂想
立志创团“踢走马逢国”的,不只蔡锦源一人,事实上有艺术文化界人士在雨伞运动后,开了一个名为“艺术文化界创团运动”的Facebook群组,鼓励业界登记做团体选民,希望能改变建制派候选人不败的局面。现时该群组已有近2000人,而六四舞台监制韦少力是其中一人,她更有提名周博贤出选立法会。在六四舞台曾与周博贤合作的她,尤其佩服对方经过挣扎后,仍愿意出选,更大赞对方关心社会、业界议题,“好落到地”。
虽然韦支持周博贤出选,期望他击倒马逢国,但她坦言,创团运动亦算“种票”,令她一度有所犹豫:“其实我可以代表10个团体,你都只是跟他(建制团体)斗,到底这些手段我是否应该做呢?”后来,她与朋友讨论时了解到“种票”,在其他国家十分普及,而参加创团运动,能有让业界多一个发声机会,改变现时的困局。她最终决定参与运动,跟建制派“斗种票”:
“取消(功能组别)其实是一件更加难的事,不如我们去反转它吧!你一定要有这一种狂想的,如果你没有这种狂想,其实你一世都做不到。”
料周博贤得票 胜上届周俊辉
韦少力称,她身边有3至4个来自文化、体育界别的朋友亦有创团登记做选民。她月前亦曾见到参与创团运动的业界人士,在网上宣告自己已成功获得投票权,但群组内立刻有人呼吁各人不要公布“喜讯”,让对手(马逢国)知道从而获利。她指虽然自己不能估计响应运动的人数,但她认为上届泛民代表周俊辉参选时,关注选情的只限于少数业内人士,但今届连她的跑友也知道可以创团影响选情,有信心周博贤今届所得票数会多过周俊辉。
据了解,建制阵营及中联办亦将马逢国的选情评估为有危机,换言之,是极少数有机会被泛民成功抢夺的界别,因此要加紧力度箍票。
建制的担忧不无道理,《香港01》向选举管理会查询,发现在2011年至2016年期间,选举委员会体育、演艺、文化及出版界中的文化小组选民,由1,125个增至1,445个,共多了320位选民,增幅达28%;出版界选民亦见明显增幅,多了206个位选民;而一直被视为建制派票仓的体育界仅多了1位选民;演艺界只增加了24位选民。
而选举委员会的选民基础,几乎与立法会同一界别选民一致,换言之,今届文化界的创团运动,或对马逢国的选情有影响。另外,从4月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赛果可见,以往倾向支持马的演艺界“铁票”,未必如过往般稳固。面对文化界的重击,马的连任或有变数。
界别小组 |
2011年选民人数 |
2016年选民人数 |
增加百分比 |
2016年选民比例 |
体育小组 |
623 |
624 |
+0.20% |
21.56% |
演艺小组 |
170 |
194 |
+14.11% |
6.67% |
文化小组 |
1,125 |
1,445 |
+28.44% |
49.67% |
出版小组 |
440 |
646 |
+46.82% |
22.21% |
注:上述为选委会四个小组选民数字,与功能组别四个小组选民基础相约。
周博贤:其实我真的不稳
挑战者周博贤却不敢妄言选情有曙光,他接受《香港01》查询时表示,未闻对手担心选情,笑说:“我这些人不足为惧,不用怕。”他又反问记者:“他怎会不稳啊?我就真的很不稳了。”不过,周引述有部分艺术团体向他表示,马过去四年都从没接触过他们,但近月却委托组织做薪酬调查。马逢国俨如向选民“交功课”的举动,或显示马逢国对挑战者,并无掉以轻心。
马逢国接受《香港01》专访,回应其界别选民对他的质疑,指自己在港视不获发牌等事件,他都有跟进工作...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