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为何突然收回攻打伊朗的指令
根据美国媒体6月20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曾下达空袭伊朗的指令,但又于当晚收回成命。特朗普临时撤回指令,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因素考量。
6月20日,美国军方称,美国海军一架飞越国际空域的MQ-4C无人机被伊朗击落,地点距离伊朗约17英里。但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则说,这架无人机是在进入伊朗南部霍尔木兹甘省库莫巴拉克地区附近的伊朗领空时被击落的。根据美国媒体《纽约时报》6月20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天曾下达空袭伊朗的指令,但又于当晚收回成命。
对于此次无人机被击落,特朗普(Donald Trump)20日说是伊朗犯下的严重错误。经过和国会、国安及军方的内部沟通,特朗普最终同意,效仿之前的两次对叙利亚的空袭,对伊朗雷达站和导弹阵地予以打击。但是就在行动进入操作阶段,战机已经起飞、军舰已经到位的初始阶段,特朗普突然又撤销这次指令。以上就是《纽约时报》的爆料。
其实,从5月沙特油轮遭到袭击后,美国就加大了针对伊朗的军事部署,其中包括派出“林肯”号航母打击群和B-52战略轰炸机,镇守波斯湾,并在中东地区部署“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和“阿灵顿”号两栖船坞运输舰以及F-35A战机。美国国务院也已撤出在伊朗的外交工作人员。
目前尚不确定特朗普是否彻底取消军事打击的选项。从特朗普当前的内政外交因素分析,特朗普临阵撤销军事打击伊朗的决定,可能有以下三个因素的影响。
第一,特朗普不希望在大选年开辟新战场。
特朗普6月18日在佛州宣布连任参选时,曾强调自己会继续兑现承诺,其中必然包括让美国摆脱中东战争泥潭。他甚至重新回到了2016年大选时的姿态,重复之前的竞选承诺,比如清理华盛顿“淤泥”。
面对民主党人的挑战,特朗普自己明白,当年承诺从中东撤军的承诺,有助于帮他争取中间选民。5月底新闻媒体报道美国增兵中东后,特朗普第一时间站出来否认,也主要是出于对选举的考虑。如果在大选年对伊朗开辟新的战场,必然会违揹他的竞选诺言,对自己的连任前景不利。
现在,美国有声音倾向于将伊朗同基地组织联系起来,但是,这种莫须有的联系恰好是小布什(George W. Bush)攻打伊拉克的借口。如果特朗普以此为理由对伊朗开战,必然让美国在中东重蹈覆辙,同时美国情报机构的信誉也将彻底丧失。
第二,国防部长人选迟迟未定,军方领导层力阻开战。
美国前任国防部长马蒂斯(Jim Mattis)年初被迫提前辞职后,美国国防部代理部长沙纳汉(Patrick Shanahan)2日开始接任。不过,沙纳汉本周宣布,决定退出参议院对他正式担任国防部长的提名审核。随后,特朗普又宣布任命陆军部长埃斯珀(Mark Esper)接替沙纳汉,出任代理国防部长。
美军领导人这种变动,让国会极为担忧。很多国会议员特朗普提名一位能够直接胜任国防部长之职的提名人。华府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之所以不急于提名新国防部长提名人选,主要和他周围的强鹰鹰派“代劳”部分国安会职能有关,更何况,特朗普也一直强调,自己是三军统帅,似乎无需“国防部长”的建议。
在国安会当中,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和国安顾问博尔顿(John Bolton)以及中情局(CIA)局长哈斯佩尔(Gina Haspel)均支持特朗普6月20日对伊朗的空中打击计划。但是,该计划遭到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邓福德(Joseph Dunford)等美国军方领导层的反对。
第三,特朗普当前主要任务是打好贸易战。
美国国会反对在中东开辟新的战场。众议院民主党人明确表示,特朗普要想在中东用兵,必须获得国会的批准。不过,相对于和伊朗的武装冲突外,美国国会两党政客似乎更愿意让特朗普将重心放在应对中国贸易争端层面,通过施压和关税制裁,迫使中国答应美国条件,和美国达成贸易协议。
与此同时,国会和特朗普政府,尤其是蓬佩奥领导的国务院,有意借台湾、网络安全、人权、宗教自由、新疆甚至香港等议题大做文章。而且,从国内选举的角度考虑,特朗普也非常乐意打各种“中国牌”,以此吸引选民的注意力。即便贸易战继续打下去,特朗普和国会共和党人也会达成默契,想办法借中国威胁稳住保守票仓。所以,相比和伊朗开战而言,和中国的贸易战对他的政治风险相对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