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尔木兹海峡油轮遇袭 中东咽喉屡出事 伊朗“肯肯定”是黑手?

撰文: 陈博悟
出版:更新:

两艘油轮上周四(13日)在阿曼湾(Gulf of Oman)遇袭,美国发布影片指控伊朗发动攻击,英国和沙特阿拉伯等国和应,惟德黑兰政府强烈否认。事发所在地邻近中东航运咽喉霍尔木兹海峡(Strait of Hormuz),后者近40年来发生不少重大事故,伊朗屡屡牵涉其中。
不少国家和专家试图以伊朗的意图理解这次油轮遇袭事件,认为德黑兰政府是幕后黑手。但也有人从遇袭的细节分析,反驳美国的指控。

日本“国华勇气号”(Kokuka Courageous),以及挪威“前牵牛星号”(Front Altair)油轮出事地点阿曼湾,邻近霍尔木兹海峡,最全世界最重要的航道之一。根据沃泰克萨顾问公司(Vortexa)2018年数据显示,每日约有1740万桶、即全球五分之一的石油经此海峡运送;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科威特和卡塔尔等多个产油和燃气国家十分依赖这航道。

霍尔木兹海峡是“石油动脉”,在战略上和航运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也是全球冲突热点之一。驻守巴林(Bahrain)的美国第五舰队负责确保商业航运在该区的安全,与华府交恶的伊朗则对着干,不时威胁要封锁海峡。

油轮遇袭: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伊朗与阿曼穆桑代姆省之间,即地图内的红圈位置。(美国能源信息局网站)

霍尔木兹海峡为中东火药库

追溯过去近40年,海峡一带与油轮相关的事故和威胁屡见不鲜。例如1980至1988年两伊战争期间,交战双方试图干扰敌方的石油出口;2010年7月,日本油轮M Star遭与盖达组织(al Qaeda)有联系的武装份子袭击;2015年5月,伊朗船舰封锁货轮,并向一艘挂有新加坡国旗的油轮开火。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上台后,霍尔木兹海峡局势更有“升温迹象”。华府2018年7月宣布要切断伊朗石油出口,伊朗总统鲁哈尼(Hassan Rouhani)警告干扰海峡石油航运;近至2019年5月,包括两艘沙特油轮在内的四艘船舰在阿联酋富查伊拉港(Fujairah Port)对开水域遇袭

从上述罗列的事件可见,伊朗活跃于霍尔木兹海峡一带,也有袭击油轮的“前科”,加上正值美伊关系紧张,令包括美国在内一些国家将上周四(13日)油轮遇袭事件的矛头直指伊朗。

油轮遇袭:挪威所属的“前牵牛星号”怀疑受到攻击,在阿曼湾海面起火冒烟。(路透社)

伊朗或不忍华府“极限施压”反击

美军事发后两日发布在涉事海域拍摄的影片和照片,言之凿凿地声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slamic Revolutionary Guard)成员乘坐小艇驶近“国华勇气号”,移除船身未爆的吸附雷(limpet mine)以消灭证据,成为率先指控伊朗的国家,其盟友例如英国沙特等纷纷跟随。

新美国安全中心(Center for a New American Security)中东计划负责人戈尔登贝格(Ilan Goldenberg)认为,假设美国的证据可信,伊朗的行为基本上是对特朗普政府“极限施压运动”的回应。他认为,伊朗在过去一年采取尝试克制的策略,并试图将美国踢出国际社会,奈何无甚回报,最终决定需要向另一方展示,这种施压是需要付出代价。

▼美军影片声称伊朗革命卫队船舰移除吸附雷装置

遇袭细节看来 伊朗或未必是元凶

从宏观的美伊局势而言,伊朗的“反击”意图虽可理解,但这始终是以美伊对抗作为大前题的考量。部分专家换转角度,从油轮遇袭的细节分析,对美国的指控持怀疑态度。

伊朗沙希德贝赫什提大学(Shahid Beheshti University)国际关系教授阿齐兹(Hamidreza Azizi)向《半岛电视台》(Al Jazeera)提到,袭击事件与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标志性访问德黑兰同期,以及“前牵牛星号”上有俄罗斯船员,他或推算出伊朗不会贸然攻击与两个潜在盟友有关的油轮。他续指,事发地点邻近伊朗水域,而最高精神领袖哈梅内伊(Ayatollah Ali Khamenei)强调的“抵抗”并不意味军事行动,认为综合上述四点便可以意识到伊朗并非罪魁祸首。

英国侦查报道网站“响铃猫”(Bellingcat)总裁希金斯(Eliot Higgins)在《纽约时报》撰文,提及美方照片和影片上出现的船舰,虽然与伊朗新闻电视台(Press TV)显示的革命卫队巡逻船属同一型号,但美方的图片并未清楚显示所谓吸附雷的存在,而吸附雷却是美方指控的重要元素之一;加上国华勇气号所属公司社长坚田丰曾表示,油轮是受到“飞行物体”攻击,这明显与美方说法矛盾。

伊朗强调,油轮出事后“第一时间”救人,并强烈否认美国的指控,然而美国立场无改,加上不同专家各有看法,令这宗连环油轮遇袭案变成“罗生门”。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