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指课程发展议会未有前线教师 反映意见难 促政府增教师代表

撰文: 邓颖琳
出版:更新:

香港近年屡有师生自杀身亡,学生甚至教师压力问题备受关注。有前线教师认为,学生压力与课程内容过多、课时不足有关,惟负责编定课程、课纲的课程发展议会上层委员中并未包括前线教师,官方多只向曾与教育局合作的教师收集意见,令普遍教师只在课程被更改后才被知会,难表达实质意见。课程发展议会下层议会委员提名期料于本月底结束,香港众志今日(13日)招开记者会,促政府改革课程发展议会组成架构,增加透明度。

郑家朗指出,现时课程发展议会委员组成比例及机制有欠透明。(邓颖琳摄)

课程发展议会下层议会委员提名期将于本月底结束,不论是上层或下层的新一届课程发展议会委员任期将于今年9月开始。香港众志今日(13日)招开记者会,出席者之一英文科教师、全民教育局代表孔令晖批评,学生压力与课程内容多、课程编制不佳有关,惟恒常教学、须设计教材的前线老师难以加入课程发展议会上层架构,而教育局举办的简介会仅有两至三小时,表达意见机会少,难进行专业咨询。

课程发展议会委员组成有欠透明 会议纪录过简

香港众志常委郑家朗指出,现时课程发展议会委员组成比例及机制有欠透明,且缺前线教师代表进入掌“生杀大权”的议会上层,更有部分前任或现任委员有亲中背景;现时议会制度亦未见未有渠道主动接触公众了解意见,质疑议会属“洗脑教育推手”,忧虑议会成“教育界的人大、政协”。香港众志成员朱恩浩亦批评,公众不能列席或旁听议会会议,会议纪录过简,且可延迟长迟七个月才公布,公众难以得知议会讨论了什么,“连学生会会议纪录都不如”。

英文科教师孔令晖批评,学生压力与课程内容多、课程编制不佳有关。(邓颖琳摄)

应增加公众、家长及学生参与度

伞下爸妈的家长之一林苑瑜指,家长难以表达对课程的意见,希望政府多听家长意见,设立民选机制让家长选出代表进入议会,并多举办公听会让家长及学生表达意见。中五生赵同学亦表示,中学课程多、课时少,不时须在假期补课追赶课程、考试压力大,但只能透过网络及传媒表达意见,促建立沟通渠道,方便学生表达学习执行上的困难。

立法会议员许智峰直言,过去曾有媒体报导,课程中出现文革内容消失不见、六七暴动史料不全等情况亦与议会透明度低有关,他将于下月的教育事务委员会会议据出要求讨论及跟进课程教育议会改革事宜;而立法会议员区诺轩亦认为,课程发展议会不够“贴地”,应增加公众参与,将于本月底据出口头咨询,表达有关诉求。

许智峰(前排中)表示,将于下月的教育事务委员会会议提出要求,讨论及跟进课程教育议会改革事宜。(邓颖琳摄)

香港众志将发起联署行动,呼吁公众支找改革课程发展议会,要求政府增加议会的透明度,让公众及前线教师有更多机会参与课程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