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片】本土片与合拍片 港产片只余两条路?

撰文: 香港01评论
出版:更新:

一年一度的影坛大事,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的得奖名单终于出炉。《无双》无疑是大赢家,不单荣获最佳电影,更囊括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共七个奖项;至于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最佳男配角、最佳女配角、最佳新演员、最佳原创电影音乐、最佳原创电影歌曲等奖项,则由《沦落人》、《三夫》、《翠丝》及《逆流大叔》等分别夺得。可以看到,两类电影堪称分庭抗礼,瓜分了今届金像奖—本土片和合拍片,正是香港电影界行走中的两条路。撰文:林庄

何谓本土片?港产片由背景到题材,多多少少总跟香港有关,这是正常不过的。而本土片则更进一步,所涉及的香港元素,不单比传统港产片浓郁,在高高举起香港文化的旗纛下,当中的广东话极尽本地化,例如用上大量本土潮语,且或牵扯本土事件或政治图腾,诸如回归、占中、中港矛盾等。故此,作品往往讯息行先,透过电影来表达意见。关心时事政治的市民不难心领神会,但对其他观众来说,恐怕摸不着头脑,不易看懂电影的核心底蕴。

讯息行先VS赚钱优先

好像《三夫》所隐喻的港英政府、中央政府和香港人之类,即使香港人也不易理解,何况不熟悉香港历史的观众?在其他人眼中,电影很可能只属一出奇情三级片,难对回归及大湾区等迷茫感觉有所共鸣。

《三夫》对于中港关系的隐喻,观众不易理解。(《三夫》剧照)

又如《逆流大叔》,亦算是“后伞运”的励志片,与传统上强调“努力就有好结果”不同,此作反而刻划“苦中作乐”,贯彻近年本土片的“失败浪漫主义”风格;港人或易理解相关情绪,但海外观众未必有深切体会。

《沦落人》重视关怀贫穷伤残人士、菲律宾佣工的境况,冀唤起大众对弱势群体的关注,这虽是一个跨文化的议题,但电影起用疑因支持“占中”而遭内地封杀的黄秋生,则难免令本片抹上一层政治色彩。

此外,《G杀》绝对是出鲜明的政治电影,“重口味”悬疑奇案不过是引子,实质主题乃为表达社会不满,包括“黑警”、“教畜”等,展现青年是备受压迫一群,宣泄味道浓厚。惟不少人却批评,电影集中政治堆砌,反而牺牲了最根本的故事性。

【香港电影梦.五】电影发展基金以商业挂帅 定位不清资助成空谈【香港电影梦.六】资助电影票房差 政府眼光难服众

《沦落人》关怀社会中的弱势群体,盼唤起市民关注。(《沦落人》剧照)

《逆向诱拐》同样以“本格推理”招徕,实际上又是另一篇本土政治“宣言”,最后寄语观众要以抗争手段改变社会,甚至鼓励“公民抗命”。这类电影无疑有特定的目标群众,政见相同者自能心领神会,但其他观众又怎看待呢?更莫说未置身香港政治风暴者。

何谓合拍片?照字面理解,当然是指中港两地合资拍摄的电影,观众对象不限于香港本地,而是遍涉内地、台湾、澳门,以至东南亚,甚而全球各个角落的华人。因此,出品的商业味道往往较浓,倾向重视市场反应,相对较少以文载道。惟深层次而言,合拍片尚可能更进一步,或为了追求票房及商业元素,既不限于香港人观看,甚至根本不将香港人视为主要目标,特别是在口味上主动迎合内地需要,剑指北方庞大市场,不惜自愿放弃香港市场。

《逆向诱拐》以“本格推理”招徕,实际上又是另一篇本土政治“宣言”,最后寄语观众要以抗争手段改变社会,甚至鼓励“公民抗命”。(《逆向诱拐》剧照)

【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第六代禁片导演娄烨新作 妥协还是对抗?【风中有朵雨做的云】电影规管严格 影视文化输出变得不可能

《无双》是广义上的合拍片,出品公司除本地的英皇影业,还包括内地的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博纳影业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博纳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上海阿里巴巴影业有限公司。但狭义衡量,本片始终照顾了香港观众口味,其中最重要一点,乃由影帝周润发和郭富城主演,加上伪钞题材亦为港人熟悉,故这出商业大片大获成功。电影所面向的,无疑不限香港以至中国大陆。此片似荷里活的商业片,娱乐效果必然世界通行。

另一获提名最佳电影的《红海行动》则是不折不扣的合拍片,题材切合内地主旋律,讲述中国精锐部队在也门撤侨的经历,非常强调中国对于国民“一个也不能少”的道德价值。本片导演纵为港人林超贤,动作场面也保留港产片的灵活风格,但毫无疑问,受到题材及演员影响,香港观众并不容易投入其中。

至于其他获提名合拍片,譬如《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涉及的古装悬疑奇案,便属内地常见题材,港产片则少之又少,因为同类题材的话,港人或更倾向美欧或日本制作。在内地非常卖座的《捉妖记2》,同样以古装挂帅,个中奇幻世界亦鲜见于港产片,尤其主角妖怪“胡巴”的卖萌模样,相信不属港人那杯茶。

《无双》是广义上的合拍片,但有照顾香港观众口味,且由影帝周润发及郭富城主演,故在港成绩不错。(《无双》剧照)

《西游记女儿国》也是古装大片,或受累《西游记》相关影视作品太多、港人看得太腻太厌,是故电影上映时无法掀起坊间热议。的确,以上合拍片的特技效果不俗,在港票房成绩也不算差,可是在口碑方面,却始终未获港人的称许。

称霸颁奖礼VS称雄票房榜

不问可知,本土片的好处,乃是切合香港观众口味,即所谓“港产片要拍给香港人看”,往往容易赢得香港人支持,十分“叫好”—这既见诸坊间舆论的反应,也反映在颁奖礼的得奖和提名名单上。金像奖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各五项提名,本土片便占了三出,即是《三夫》、《沦落人》、《逆流大叔》,到了最佳编剧还多增《自由行》及《翠丝》,而最佳女主角、最佳女配角亦有《非同凡响》、《G杀》。反观,到了技术奖项才以资金多、豪得起的合拍片占优,好像获提名最佳服装造型设计、最佳动作设计的《无双》、《红海行动》、《狄仁杰之四大天王》、《捉妖记2》及《西游记女儿国》。

继续阅读:【港产片】港票房之于内地“九牛一毛” 本土片难有大作为?

上文节录自第158期《香港01》周报(2019年4月15日)《本土片与合拍片 港产片只余两条路?》。

更多《香港01》周报有关香港电影的文章:【香港电影梦.一】电影人正职变副业 陈咏燊:有钱才可做好创作【香港电影梦.二】合拍片当道 导演陈咏燊:港味渐渐消失【香港电影梦.三】港产片曾为中流砥柱 如今夹缝中求存【香港电影梦.四】重振电影文化 先增戏院空间

更多周报文章︰【01周报专页】《香港01》周报,各大书报摊、OK便利店及Vango便利店有售。你亦可按此订阅周报,阅读更多深度报道。

相关文章:【我不是药神】高药价背后的黑幕 令人遗憾的电影结局【流浪地球】科幻片都要有中国特色? 爱国亦须正视电影质素【流浪地球】从中美贸易战看国产科幻片 背后讯息应如何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