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贵小巴】大埔沙田新线$15.8 贵巴士逾倍 全港第二贵小巴线
去年12月,运输署有意开办一条由大埔运头塘邨往返沙田黄泥头的新界小巴专线,然而其建议最高收费为19.8元,引起居民哗然,且路线亦被批迂回,更遭大埔区议会内跨党派反对。运输署前日回复沙田区议员,表示将最高收费下调至15.8元,并将小巴线一分为二,一条由黄泥头至运头塘,一条由石门至运头塘。区议员表示对有关调整欢迎,“调整合理。”
因应科学园的扩展,以及区内新增乘客的需要,运输署打算开办一条由大埔运头塘邨往返沙田黄泥头的新界小巴专线,并开始咨询公众意见,然而其最高建议收费设于19.8元,且路线要兜进马鞍山,令一众居民哗然。根据资料显示,全港专线小巴(不计通宵线)收费最高暂为44系列(44、44A、44A1),由屯门往返上水站的路线,车费$15.9,而运输署就新路线建议的收费,比现时最贵的车费还要高出$3.9。最终经过一轮咨询,运署输最终愿意下调最高收费至15.8元,并将路线一拆二。
沙田区议员姚嘉俊表示,15.8元是最高收费,如果有竞争的话,承办商投标会以价低者得方式夺得,而他认为此路线比较长,横跨沙田、马鞍山及大埔,而去科学园也有一定乘客需求,因此应该分段收费。
对于运输署决定分拆路线和减低最高收费,姚表示乐见,“原本条路线系由黄泥头去第一城,再兜入马鞍山最后去大埔,条线太迂回太长,中间乘客都未有有位可以上车。”
“最初原意系解决需求,因为威尔斯医院系区内龙头医院,开小巴线可以解决转乘情况。运输署一开始的建议系咨询性质,可能署方经咨询后作出分析,呢个调整算合理。”姚续指,新路线比原先的路线,更便利居民。
大埔区议员任启邦指,15.8元的上限收费,最后小巴公司可能以7、8折收费,即是约12元,虽然吸引力上升,但都比巴士及地铁贵4至5元,“除非街坊赶时间,否则都应该唔系太吸引”他同样建议作分段收费,“如果有乘客只系搭三分一路线,应该收返相应价钱。”根据资料,若乘港铁来回大埔及沙田第一城,单程票价为$6.5;若乘73A由大埔至威尔斯医院,收费为$7.8。
任续指,此小巴路线最终成效,要视乎其实际作用,他解释,现时此小巴路线只服务运头塘,而不经大埔北、富亨及富善等地,如果大埔北的街坊要用此小巴服务,就要花钱转车,吸引力不大,换言之居民是得物无所用。
不过,对于运输署愿意分拆路线和减低收费上限,任启邦仍表示欢迎,“可能运输署听到意见,上次唔同党派议员都有提出反对声音,对街坊而言,多个选择都系好。”他仍然希望开通公营巴士服务,“如果设一条巴士线,变相系吸引到居民用,272A同272K挤塞情况可以舒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