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流来袭带来中风高危期 认清征状紧记“谈笑用兵”法

撰文: 尹淑君
出版:更新:

寒冷天气来袭,香港过去一周气温急降,气温更创下今年入冬以来纪录,天气冻除了易著凉外,同时也会带来中风高危期。香港脑科基金会就曾指出,香港全日平均温度每下降一度,原来就会令爆血管人数上升3%,所以在寒冷天气的日子,高危人士如长者特别需要保暖,也需要在日常生活细节中多加留意。事实上,冬天普遍来说亦有很多心血管病患,中风或心脏病更是较为常见,病人有时病情更较为严重。脑神经科专科医生接受《香港01》访问时就指出,其实医学上也没有特定解释,拆解是甚么原因令塞血管或出血问题在冬天增加,但相信很多时跟冬天较多长者或病人出现感染有关,例如流感、肺炎,当中又会出现其他并发症,亦因此令心血管问题的风险提高。而面对身边疑似出现中风个案时,就应紧记“谈笑用兵”法,从病人的“笑容”作初步辨识,同时还要一时间呼叫救“兵”。

在上午8时,天文台录得气温为15.1度,相对湿度为百分之84,在京士柏录得的紫外线指数为0,强度属于低。虽然冬季季候风预料会在未来一两日逐渐缓和,但香港今早仍相当清凉,日间气温将上升至约18度,及至本周六时,气温将显著回升。(按此阅读:【天气预报】周六小寒回暖最高23度

医生教路,只要紧记“谈笑用兵”法则,就可在身边出现中风个案时救人一命。

中风来分缺血性或出血性

寒流来袭同时带来中风高危期,究竟两者之间有何因果关系?脑神经科专科医生袁孟豪接受《香港01》访问时,就先从认识中风来解释:“中风来可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缺血性中风代表血管塞了,可以是塞了大的或小的血管。当然塞了大的血管,脑部受损范围较大的话,临床的征状也会比较严重。出血性中风,顾名思义即是爆血管,脑内出现出血的问题,大多数成因与血压高有关系。”

事实上,早有研究发现,气温下降跟爆血管个案数字有关,其中香港脑科基金会就曾引述数据指出,当香港全日平均温度每下降一度,原来就会令爆血管人数上升3%。

网上有不少关于这4字的解释。(Hong Kong Stroke Fund)

脑血管问题多属突发性

而当面对身边有人可能出现疑似中风,我们也可以充当“任何仁”作出协助的!袁医生就指出,当病人出现一些最常见的征状时,我们可以用“谈笑用兵”法则,去帮助我们紧记如何处理。

所谓“谈笑用兵”,其实是分为两部分,谈笑的“谈”,即是我们讲说话,如发现病人口齿不清、无法表达,“笑”起来时脸部不对称,或者我们用手用脚时发现力不从心、没有力气,原来这几项就是最常见的中风征状,同时亦是提醒大家要第一时间叫救“兵”了。由于出现这些脑血管问题很多时是突发性,当出现了就已经不是先兆,而是已经出现一些中风病征,故必须第一时间求诊。

复原卧式的姿势。(香港圣约翰救伤队)

小中风不应等否则延误治疗

此外,有部分出现中风的病人,在真正出现中风前,会出现“小中风”,征状其实和大中风一样,但维持时间可能很短,在一小时或数小时内征状会完全康复,于是容易令人忽略,但医生就建议,市民不应等待是否康复才决定是否看医生,因小中风和真正的中风征状上是一样,等待时也很多时会延误了接受治疗的黄金时间。

至于处理中风病人的情况,袁医生建议应在发现病人有中风情况时,如果对方是跌倒,应第一时间把他放平,安置到一个安全地方;然后按情况施以一些常见急救程序,例如检查脉搏及呼吸,同时请人帮忙召唤救护车,并将病人放在复原卧式,避免因出现呕吐而影响呼吸。

另外,病人亦有机会在睡眠期间出现中风征状,严重的中风病人可能较易被发现,但一些轻微的中风征状,如突然手脚乏力等,病者未必能够察觉,最终直到醒来后,才因发现手脚或脸部不对称才去求医。

及时发现中风,可在黄金时间内得到救治。(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