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身为南丰纱厂建筑群之一的六厂纺织文化艺术馆“CHAT六厂”,预计将于2019年3月开幕。开幕前,本年冬季将会举行一系列项目,其中在“镜头下的纱厂”摄影展览,将展出5位香港摄影师的作品。又一山人、钟伟燊、何兆南、罗玉梅及谢明庄将会分别展出《我的前半生/南丰纱厂》、《无题》、《11-1》、《我们离海有多远》及《圆之视》、《不知名的工友》等系列作品,以不同的手法,纪录及拍摄南丰纱厂,包括前纱厂工人、旧厂景物到纱厂所在的荃湾区都市变迁等。是次展览,将以投映机或萤幕的方式,展出超过500张照片。更会举行讲座及签书会,让观众了解5位摄影师的想法和创作过程。有纺织业或荃湾历史有有兴趣的读者,值得留意。摄影:由“CHAT六厂”提供,撰文:徐尉晋“镜头下的纱厂”展览日期:2018年12月2日至2019年1月6日(逢星期三至日)时间:11am至7pm(12月6日11am至5:30pm)免费入场,建议提前预约入场时段【艺术家讲座:“镜头下的纱厂”及签书会】讲者:又一山人、钟伟燊、何兆南、罗玉梅及谢明庄日期时间:2018年12月2日(星期日) 3pm至4:30pm入场须预先登记登记连结:https://www.mill6chat.org/zh-hant/event/techstyle_series_31/
又一山人发起《我的前半生/南丰纱厂》这个摄影项目并试图通过镜头去记录建筑物翻新或改造前的状态。©又一山人《我的前半生/南丰纱厂》 在“镜头下的纱厂”中,他拍摄了大量纱厂在保育之前的影像,并邀请了前南丰纺织工人来到工厂中,与他们在纱厂工作时最难忘的物件共同留影。又一山人在作品中探索了人在转型状态下依存的本体论。©又一山人《我的前半生/南丰纱厂》 钟伟燊的镜头捕捉了日常生活中的寻常时刻和场景,在擦身而过的行人面孔中展现出独特性。©钟伟燊《无题》 钟伟燊出生并成长于荃湾,在离开香港二十年后,他已经在出生地之外成为一名职业摄影师,然而荃湾却从不曾是他的拍摄对象。©钟伟燊《无题》 1979年当罗玉梅的父母初到香港并定居荃湾之时,曾在南丰纺织短暂工作。©罗玉梅《11-1》 当她进入纱厂拍摄时,能找到与父母记忆唯一的连接是纱厂中一面面绿色的墙壁,这让她转而开始关注参与保育项目的工人而不是建筑本身。©罗玉梅《11-1》 她在作品中呈现出建筑工人在工作中平静的瞬间,与过去时空中父母在纱厂内繁忙的身影相重叠。©罗玉梅《11-1》 香港向来通过填海扩大有限的土地面积,却一直在保护自然环境和城市发展之间引起很大争议。在黑白风景影像上的色块代表了荃湾不同时期的填海进程,何兆南述说拍摄区域的历史,邀请观众反思香港城市化进程的决策并想像这座城市的未来。©何兆南《我们离海有多远》 谢明庄的关注在于那些真正参与了南丰纱厂保育项目的建筑工人身上。©谢明庄《不知名的工友》 为了在施工现场对勤劳的建筑工人给予尊重,谢明庄邀请了约两百名参与建筑的工人,并在大楼内的绿墙前为每一个人拍摄肖像。©谢明庄《不知名的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