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bia概论】从日版Black Label到Opening Ceremony联乘系列
近年时装界大吹户外风,THE NORTH FACE的PURPLE LABEL、Moncler各联乘系列、以至Canada Goose及Stone Island强势回势,都引证了这是一个重羽绒褛波鞋,轻西装褛皮鞋的时代‧‧‧‧‧‧而在这股洪流之中,历史悠久的Columbia也是颇为出众的一个,在香港人眼里或者仍然是一个典型基础不过的户外服品牌,与潮流界扯不上半点干系,但实际上人家在国外潮流界却已然发光发亮,再度与Opening Ceremony推出联乘系列不在讲,其日本支线BLACK LABEL更是品味之士推崇备至的低调大作。所以,是时候重新认识Columbia了。
Columbia历史悠久,始于1938年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由于当地经常下雨,品牌在初创的时代里就集中火力研发及制作雨衣和雨帽等雨具单品,因此在防风防水等效能上别具心得,及至1982年,更突破性的发明了Interchange System三合一系统,发明了外套内里可以拆卸的新颖构造和念理,使同一件衣服,能够因应不同的季节和天气,而增加或拆除衣服的部件,提升衣服的可穿性及户外机能。
而去到1991年Columbia又研发出另一重要专利技术Omni-Tech,它是为一种特殊物料,表面具有防水涂层,底部则设有透气隔膜,再结合所有缝线位密封的造工设定,防风防水效能进一步提升不在讲,透气效能也得到绝佳发挥,应用在户外服装之上自然大派用场。此后在1997年,Columbia又开发了Omni-Dry的速干技术,衣服无论是外部接触到雨水,还是在内部接触到汗衣也好,Omni-Dry皆能够将身体迅速保持干爽,以达至恒温状态,是一种时至今日仍然常见于品牌服饰内的优良技术。
看到此,大家对Columbia在户外服饰领域的贡献和地位当然无用置疑,但它于潮流世界的影响力,则是在近年才愈来愈明显,始作俑者并绝原创地美国,而是日本。日本民族向来擅长画龙点睛式改造,2016年Columbia锐意开拓时尚服饰路线,就特意于日本开设专属设计团队,成立名为Columbia Black Label的支线系列,同样以山系功能服装作基调,但在设计和剪裁之上就刻意增加了街头风、军事风和绅士风的成份,潮流感更浓烈之余,虽然价钱也会相对比主线高昂一点,但其造工和水准,却已然比同类型的机工日牌经济实惠许多,无怪甫一开售即大受欢迎。
当然在目前的时装业格局里,要强化一个品牌的流行形象,出色的联乘合作实在少不免,而这一、两年间Columbia的Collaboration的确精彩,同样在2016年,主线Columbia就成功与日本蓝染大牌BLUE BLUE JAPAN合作,携手打造“BLUE BLUE”系列,在高科技的防寒衣物之上,注入古奥的Indigo蓝染技术,从来Outdoor服饰很少用到“工艺品”这个词汇去形容,但“BLUE BLUE”的出现,却完全改写了这个约定俗成。BLUE BLUE JAPAN之后,2017年的Mountain Research × Columbia Black Label则是另一个瞩目大作,看准机能性背心Utility Vest的强势堀起,Mountain Research设计团队毅然将传统钓鱼背心加以进化改造,口袋设置更多之余,配色选择亦更趋鲜艳,进一步将Columbia潮流化起来。
另外也别以为Columbia只会和日本单位促成合作,即便在西方角度品牌亦不缺出色的Crossover,上年第一波的Opening Ceremony企划,就可谓Columbia芸芸Collaboration之中,最妖艳搞怪的一个。而来到2018冬天,这两大品牌亦终于再度联手,以Run Wild为主题,将80、90年代美式Hip-hop或意大利Paninari等街头次文化,重新改造过来,既带有复古风情,也含有时下招摇抢眼的流行色彩,当中尤以Fleece绒毛最为特别,各式各样的动物满布在上衣、帽子及长裤之中,玩味感十足之余,又不失Columbia的专业保暖效能,完美的拿握潮流与实用之间的均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