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bberBand入街市回收剩食赠基层:睇唔到政府解决贫富悬殊决心
本港贫富悬殊情况严重,然而社区有情,令贫穷一群感受到温暖。由社福机构举办的街市食物回收计划已进入第七个年头,收集档主卖剩的蔬菜转赠予基层街坊。乐队RubberBand一行四人亦参与其中,放下艺人身份,化身义工在黄昏时份走入满地积水的街市收集蔬菜,把重达约150公斤的食物推到平台分发予邻里。施比受虽然更为有福,惟自小在寮屋区成长的乐队成员泥鯭感受尤深。原来今日光景,亦是他昔日经历,想不到在今天富庶的社会依旧上演,认为政府把握不了社会脉搏、政策失焦:“有好多政策都唔系为贫穷一群解决问题,你见唔到政府要解决问题嘅决心。”成员6号亦指,所谓的富裕社会,与部份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情况相距不大,仍有长者要拾剩菜,感觉冲击很大。
随著时代进步发展,跟不上社会节奏的便惨遭淘汰。然而,传统街市不如现代化街市般光鲜、宽敞,惟浓厚的人情味却无可取替。民社服务中心从2011年举办食物回收计划“粮友行动”,收集档主卖剩的蔬菜转赠予基层街坊,至今已获150档店主响应,包括深水埗、屯门及石峡尾等。
捐赠盛载的是对弱势社群的关顾和尊重
乐队RubberBand四位成员,当天放下艺人的身份,在临近店舖打祥的黄昏时份,化身成义工走进装修旧式的石峡尾街市。然而,踏入街市迎接他们的不是舒适的空调和整洁的环境,反之满地积水和扑鼻的生肉味,但亦无碍他们推著手推车,游走街市角落收集卖剩的新鲜食材。
档主送上蔬菜及豆花
响应活动的蔬菜店档主阮伯伯,一如既往的慷慨捐赠近两箱蔬菜给义工,他笑说,若仍有能力贡献社会便不能吝啬,把资源留予有需要的人,“你养社会比社会养你好”。
荳品店负责人蔡先生,于七年前亦主动参加活动,每日风雨不改捐出十多碗豆腐花。即使豆腐花只作捐赠用途,但他仍用心准备每碗豆腐花,一丝不苟:“𠵱啲剩低嘅唔要㗎啦、会倒,要比最好嘅人食!”蔡先生的一番心意,令小小的胶盒内,盛载的不仅是豆腐花,更是一份对弱势社群的关顾和尊重。
泥鯭:没想在数十年后的今天,长者执拾食物的场景依旧上演
在一轮体力劳动后,RubberBand一行人把重达约150公斤的食物推到平台,并挑选蔬菜整齐分好,让等候已久的街坊领取。活动结束后,被问及感觉如何时,他们久久未语,思考著刚发生的每个场景。随后成员6号开口说道,看到许多长者轮候食物时,感觉所谓的富裕社会,与部份发展中国家的贫穷情况相距不大:“我唔知道,感觉冲击好大。”
而自小在寮屋区成长的成员泥鯭说,小时候不乏长者每天到街市执拾生果、蔬菜,没想在数十年后的今天,这些场景依旧上演,甚至较昔日严重,坦言感受尤深。他续指,往日只要愿意工作则不愁生计,反观现时有稳定工作亦不代表有生活保障。
贫富悬殊系富有一群嘅财富增长比率,远高过贫穷一群,但正正系富有嘅人喺度控制我哋生活,包括贫困呢群人嘅生活,包括租金、物价,所以一嚟到呢度就觉得真系公平咩?
批扶贫政策失焦 当局应反思本港贫富悬殊问题
他称,香港为亚洲首屈一指的富裕城市,惟政府的扶贫政策失焦“离地”,无法掌握社会实际情况来制定政策,认为当局应反思本港贫富悬殊问题 ,成员阿伟亦说:“有好多政策都唔喺为贫穷一群解决问题,见唔到政府要解决问题嘅决心。”
乐施会早前发表《香港不平等报告》,反映香港贫富悬殊严重,就情况展开“公平咩”倡议及公众教育活动,盼透过艺术创意及流行文化作载体,连同一系列网上创作、讲座及社区探访等活动,提高公众对“不平等”体制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