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式烦恼 佛教思想vs选举竞争 快乐小国的政治民主课
位处喜马拉雅山下的小国不丹,周四(18日)刚结束国会大选次轮投票,在野党成功变天,即将上场执政。这个曾获誉为“最快乐国家”的地方,当地人近年正经历“政治选举BB班”。自10年前首次有选举,至今也只是第3次大选。佛教推祟的平和思想,遇上选举充斥的竞争文化,意外成为不丹式烦恼。
港人对不丹的印象,大多是“虽然穷但很快乐”。2006年,英国莱斯特大学发布的“世界快乐地图”中,把不丹选为亚洲第一、全球第八,占据全球媒体版面,自此这个亚洲小国就几乎与“幸福国度”划上等号,即使后来一些国民幸福度研究都提出不丹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国民对物质要求上升,快乐指数下滑,但无阻外界继续把这个山明水秀的地方视为乐土。
不丹的第3次大选
那么在政治世界上的不丹,你又认识多少?这个小邦上月刚经历大选首轮投票,至周四(18日)再完成次轮投票,期间执政党、亲印度的人民民主党(PDP)在首轮遭淘汰出局。至第二轮投票,在野的不丹统一党(DNT)成功达阵,按初步选举结果,在47个议席中赢得30席。
事实上,这只是不丹的第3次大选。该国2008年才从君主制转型至君主立宪制,首次设立国民议会并举行选举。当地人都是投票经验不多的“新手”,大部分政党也是近年出现,例如今次胜出大选的不丹统一党,5年前才注册成立。
不丹式选举
“快乐小国”的政治选举,也充满当地独有的特色。据《华盛顿邮报》报道,候选人不得在晚上6时后进行政治宣传,让夜晚维持宁静;僧侣没有投票权,以确保他们与政治世界保持距离;在街头也不会随处看到竞选海报、巴士车身不会印有候选人肖像,往往只会在一些不显眼的公共告示板上,才会看到竞选宣传海报。
但当然,不丹选举也有跟国际选举很多一致的地方。候选人一样会给出各种选举承诺,例如在这次选举期间,有政客誓言要在3个月内整修一条地区道路,有候选人则承诺把当地一间小学扩建为中学等。
佛教思想 vs 选举竞争
让不少人意外的是,当地不是所有人都爱选举。一名生活在不丹北部的66岁居民佩姆(Dorji Pem)就表示,各政党的工作人员走到家家户户宣传,惹来居民的不满情绪,“这真的很烦人,让你头脑快爆开。”甚至有居民称,“如果以和平、宁静而言,以前的制度(君主专制)较好。”
为何会这样?当地研究中心Centre for Bhutan学者彭乔(Dorji Penjore)分析称,不丹文化深受佛教影响,但选举的一些元素,则与此文化出现冲突。例如不丹文化崇尚谦虚,但选举则讲求突出自己,甚至会贬低对手,“谦虚等同政治自杀”。这种竞争文化让很多年长人士感到不舒服。
竞选花样百出 “初哥”选民接招
当地选举委员会官员更提出,社交网络也带来挑战,人民躲在萤幕背后发动政治攻击、散播谣言,当地政府要向Facebook发信,要求该网站关闭一些流传假讯息的专页。
选举带来烦恼?不过在其他佛教国家如泰国,没受到类似问题困扰。相信原因更在于泰国等地有多年选举经验,当地人民对这些政治纷扰、各种选举花招,早已是见怪不怪,不丹人民则还在经历“政治选举BB班”阶段,尚有更长的路要走。
(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