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卫《阿飞正传》令梁朝伟重拾演戏的兴奋 “我肯定他了解我”

撰文: 许育民
出版:更新:

王家卫与梁朝伟,可说是香港影坛最具代表性的导演跟演员绝配,自1998年起,二人再添上宾主关系,缔造了《春光乍泄》、《花样年华》、《2046》到《一代宗师》,最精彩的20年光影旅程。直至昨日(21/6)王家卫旗下的泽东电影宣布,要跟梁朝伟这位20年的朋友一起探索新方向,结束彼此的合约关系。事实上二人的合作岂止廿年,早在1990年的《阿飞正传》便开始,但这个开始并不愉快,不快并非因为看到成品只剩下一个镜头,而是在首日重复拍著一个食梨镜头已经萌生,有趣是,在一团怒火下,一份臣服之心也同时蕴酿起来。

充满自信的28岁

梁朝伟是天生的演员,而且早在拍电视剧时已获认同是演技与外形并重的演员,后来转到电影发展,认受性一直高企,尔冬升的《癫佬正传》(1986)和关锦鹏的《地下情》(1986),更分别为他取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及最佳男主角提名。随后在1988及1990年,更分别以《人民英雄》及《杀手蝴蝶梦》赢得金像奖最佳男配角。这时他只得28岁,入行也不过是8年。

由《阿飞正传》开始,梁朝伟与王家卫开始结下不解之缘。

成名要趁早,但心理上也需自我平衡。那年头的梁朝伟对演戏已经有一份自信,加上奖项的肯定,一时调节不来,顿然觉得自己似到了一个顶峰,一个演技的樽颈。梁朝伟在不少访问中提过,接拍《阿飞正传》前,他正陷入对演戏失去兴趣的阶段,觉得自己怎演也不会进步。梁朝伟︰“直至碰上王家卫,便知道自己是可以进步的,突然间对演戏的兴趣又回来,他发现到自己的潜力,所以这个镜头(《阿飞正传》)对我来说是有很大的感受。”

梁朝伟承认自己是个害羞的人,将演员视为梦想,因为每次演出都是躲在一个角色后面尽情释放自己,那时候是最快乐的。
《花样年华》在康城记招,记者问伟仔希望下次跟王家卫是怎样的合作,“我当时答希望下次可以快一点,结果下一部《2046》便拍了5年。”

不在乎长短,在乎重量

二人合作,源起《阿飞正传》,当时王家卫已计划开拍上下集,所以梁朝伟的戏份并非删剩一个梳头动作,而是刻意营造伏线,让观众对这个角色有份好奇,对下集有个期盼。而梁朝伟的戏份亦非只拍下这一幕,一次二人在节目上的对谈中,王家卫便提及第一个合作的镜头,就是要伟仔食梨。王家卫︰“当时他很年轻,很有自信,我只随便拍一个食梨的镜头,吃一口便丢掉,很简单,但就拍了十几次。”这时梁朝伟抢白︰“点止,20多次,系27次!”王家卫︰“结果他很生气。”

王家卫的磨洗式拍摄方法,对于一个最佳男配角得主,又是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演员来说,可能是一份“侮辱”,是难以忍受的。但当一切静下来,伟仔便发现当中的好。“我是一个悲观的人,不会看到自己好的地方,只会从缺点去看。王家卫的观察能力很强,有些你不察觉的性格都让他发掘出来,所以演员在他的电影演出会特别好。”王家卫也盛赞梁朝伟在《阿飞正传》的演出,演得非常好。“不是长度问题,是他在哪个时候出现,那个重量。”

+3
王家卫是个对自己要求太高很高的人,其中一句格言是︰“永远觉得明天再拍一次一定比今日的好。”

梁朝伟︰“我肯定他了解我,但我不一定了解他。”

这个不太愉快的开始,成就了往后愉快的廿年合作。梁朝伟的首个金像奖男主角,也是凭《重庆森林》中,爱吃炸鱼薯条的角色夺得。随后的《春光乍泄》、《花样年华》、《2046》都获金像奖提名,便以“赢硬”的姿态上台领奖。当中《重庆森林》连夺金马奖,《花样年华》更令他晋身康城影帝之列,成就梁朝伟事业上的巅峰。

电影《2046》拍摄前后历时5年,王家卫︰“第一日开工他(梁朝伟)在现场,到最后一日煞科他都在,我们从来都不会握手的,但这天也要握一下,说声辛苦了。”

虽然二人合作无间,不过从访问中,伟仔坦言自己跟导演没有特别多沟通,没有戏拍时更甚少见面。所以要他说说觉得王家卫是怎样的人,他只说句︰“我肯定他了解我,但我不一定了解他。”而在王家卫眼中的梁朝伟,就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他就是保留了这一部分给自己。”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