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展】创新理念须合市场需求 Startup人:创业不是改造旧事
第 15 届香港春季电子产品展(下称春电展)即将过去,当中设立“初创专区”,集合了超过100家科技初创企业。记者今次就为大家精选了3间产品有趣、颇具潜力的本地Startup,让他们分享遇到的创业困难,并对有志投身startup行业的年轻人给予建议。
一连4日于会展举办的电子展及国际资讯科技博览,并以“智慧城市”为题,吸引多个本地及国际知名电子品牌参与。除此之外,会场亦设“初创专区”,为入场人士带来过百间初创企业所展示的创新概念。
电子展已于今天完结,读者没时间进场的话也不要紧,记者今次就为大家找来3间本地startup代表,让他们分享自己的产品、创业困难和经验心得。
1)Bracode:女性内衣配对平台
Bracode的2位创办人Karen和Jewell和很多香港女生一样,整个中学阶段都是由妈妈帮忙买胸罩,导致杯型和尺码都不合适。她们进入大学后发现身边朋友都缺乏相关知识,察觉市场需求巨大,遂于大学时期开始进行产品研究。在大学的4年间,她们虽然得到大学资助70万港元,但不代表一帆风顺,为了调研平台,她们更曾试过购买超过1万个胸围回来。直到去年1月,Karen和Jewell终于正式成立公司,创立女性内衣配对平台Bracode。Bracode暂时以网页版为主,未来会推出app版。
Karen和Jewell认为,创业的最大困难是过程中有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例如自己觉得有趣的意念和产品,市场却未必接受,这使得他们要重新研发,直到得出市场和自己都满意的产品才行,但这个过程却最花时间也最难熬的。因此,她们勉励准备创立startup的年轻人,“充足的市场研究”和“不放弃的心态”两者都是非常重要的。
2)Shopline:帮你开个人网店
如果读者有兴趣于Facebook或Instagram上开设个人网店,那么Shopline会很有用,因为来自这startup的电商顾问Wendy和客户经理Catherine指出,以往店家会找IT公司打造客制化网站,费用较贵之余所需时间也长,后续软件更新也不方便。于是Shopline便想创立一个平台,让即使完全不懂IT的用户也能够打造出自己的电商网络平台,从网站设计到商品上架,再到订单管理都应有尽有。
Shopline成立了5年,香港和台湾都有办公室,前者有30多名员工,后者团队过百人,客户超过9万个品牌,港人熟识的ans和杜蕾斯都是其客户。能够5年间便成长到如此规模,Becki和Catherine就她们在Shopline的经验总结,也强调准备好商业计划、竞争对手和市场研究的重要性,开展计划以后还要不断学习,不然就会被市场抛弃。
3)One2Paid:开创年宵移动支付历史
虽然农历新年已过了2个月,但大家或许会对今年维园年宵的改变还有印象:一改过去只能现金付款,今年年宵部分摊档能够以Apple Pay、信用于、八达通和二维码等移动支付方式付款。这个项目就是One2Paid的成果,它是一个香港品牌,主力研发移动支付方案。
创办人和首席执行官Joey Lam指,公司过去半年完成了两个大型项目,年宵就是其中一个,另一个是和部分的士试行移动支付并收集数据。当中背后要克服的技术困难如网络接受和安全固然是创业途中的困难之一,但最大的困难还是资金分配。
她举参加电子展为例,原来最小的摊位的入门费连装饰费,最少也要5、6万港元起,对于startup来说是个颇吃力的财政负担。因此,她分享个人经验,特别指出一点:“创新和创业是两个概念,创业不是改造旧有事物,而是把产品和服务带到市场,所以要考虑全盘计划和市场有没有足够的空间让产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