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空间禁拍】户外图书馆美景 有得睇冇得影

撰文: 陈颖然
出版:更新:
屏山图书馆绿化平台的环境舒适,市民可在户外阅读。(叶璋时摄)

近年,大众开始关注在公共空间摄影的权利。尖沙咀1881 Heritage曾因禁止公众在商场拍照而引起非议,及后2012年D&G禁止市民在门外拍照,市民群起示威抗议,最后以D&G道歉作结。除了商业机构外,公共设施的禁拍文化亦日益严重。近日有网民表示,在天水围屏山图书馆仅拿出手机即被制止,登上图书馆天台拍摄街外风景亦被阻止。然而,政府的执法依据《图书馆规例》,并没有禁止拍摄,仅禁止“菲林曝光”,过时的法例和管理,网民形容处身图书馆如同犯人一般“被监视”。

图书馆平台外的风景优美,但切记眼看手勿动。(叶璋时摄)

闭路电视包围图书馆

屏山图书馆位于天水围文化康乐大楼,其规模仅次于中央图书馆,亦是首个设有室外阅读区的图书馆,其建筑设计更曾获海外殊荣。然而,其管理引起市民争议,有指馆内太多禁止摄影的告示及保安员监管过于严密,质疑康文署为方便管理而禁止摄影。

平台的玻璃上亦有警告标示。(叶璋时摄)

从地铁站连接至图书馆1楼入口,服务台贴有白底红字的“请勿摄影”告示。在升降机前,又有一个标志提醒,摄影是不被许可的行为。来到6楼的绿化平台,饱览屏山景色,才发现提示如影子一样附在玻璃上。即使拿出相机,仍未有所动作,楼下的保安员已透过玻璃盯着你,即使收起相机,她仍动也不动地与你对望。

为甚么连图书馆外的风景都不可以拍下呢?保安员指图书馆的平台属于康文署管理范围,因此不论使用手机或相机都不可以摄影。问及会否许多人到平台拍照,他指周围都有“不可摄影”的告示提醒,而且平台有几台闭路电视,“做乜嘢下面都会有人睇住”,所以很少人会前来拍照。

每层升降机门外都有“请勿摄影”的标示。(叶璋时摄)

邓达智︰图书馆不必完全禁止拍照

屏山原居民邓达智认为,“屏山文化康乐大楼设计别树一帜,外观漂亮,绝对可以成为旅游景点”,又认为图书馆不必完全禁止公众拍照,可限制人数申请,或者设立咖啡室,让市民拍照、饮食及休息。

有网民认为在图书馆应该专心阅读,要守规矩,并忧虑一旦开放拍摄权,会影响其他读者。其实,海外不少地方的图书馆均开放公众摄影权。根据台湾高雄市立图书馆网站,个人留念的摄影不必事先申请,惟拍摄之照片不可营利及侵权,过程亦不可骚扰或拍摄到其他读者。

本报询问康文署对图书馆的摄影规限会否修改或放宽,该署未有回应。现时,公众欲申请在图书馆进行拍摄,只可以电影公司名义向电影服务统筹科递交场地申请表,首4小时收费$6,070,其后每小时$1,400,以及其相等于总额的可退回保证金。另外,申请者亦须以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及申请公司联名名义,自费购买650万元至3,000万元的公众责任保险。

香港禁拍争议事件簿

D&G 禁拍事件(图︰wikipedia)

香港曾有不少禁拍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在事件曝光后,管理者其后往往放宽对摄影的限制。公共空间的拍摄权是否发声才能拥有?

南莲园池

南莲园池于2006年开放,曾因管理过严而备受批评,例如不许拍照、写生等。直至2008年,园方开放予游人拍摄,但规则建议游人请勿穿著毕业袍、婚纱等服饰,以免影响其他游客。

尖沙咀D&G

2012年初,D&G阻止市民在门外拍照,导致市民发起抵制及示威。最后D&G位于意大利的总部发出道歉声明。

1881 Heritage

2009年,曾有市民到1881 Heritage古迹酒店拍照被喝止,质疑法定古迹被企业据为己有。

尖沙咀The One 西班牙餐厅

去年12月,该餐厅曾阻止途人于门口外拍摄,引起市民对商场范围内拍照权的讨论。

香港曾有不少禁拍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在事件曝光后,管理者其后往往放宽对摄影的限制。公共空间的拍摄权是否发声才能拥有?

南莲园池

南莲园池于06年开放,曾因管理过严而备受批评,例如不许拍照、写生等。直至2008年,园方开放予游人拍摄,但规则建议游人请勿穿著毕业袍、婚纱等服饰,以免影响其他游客。

尖沙咀D&G

2012年初,D&G阻止市民在门外拍照,导致市民发起抵制及示威。最后D&G位于意大利的总部发出道歉声明。

1881 Heritage

2009年,曾有市民到1881 Heritage古迹酒店拍照被喝止,质疑法定古迹被企业据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