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米兰设计周】Écal学生狂想 假如物件会造梦
一年一度的“米兰设计周”已揭开序幕,《香港01》记者亲身到访意大利米兰,在设计周中左穿右插,透过文字、图片和影像,为读者带来展览中最新鲜热辣刺激有趣的家品潮流。
每年米兰设计周,最期待的除了是一众神台级的老字号仍能有什么新搞作,还有新生代、学生哥的创意,由于没有销售压力,他们的意念往往有种“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勇敢和实验性。著名设计学府Écal(École Cantonale D'Art de Lausanne)的学生作品展,继去年在以自拍为主题的Photo Booth,媒体及互动设计(Media and Interation Design)学生发明一系列非典型自拍神棍之后,今年他们以“When Object Dreams”为主题,幻想物件会发梦,它们会发怎样的梦?人类又可以用什么形式走进它们的梦?
展览厅内,只见有人把茶壶向耳中倒,有人把花瓶当作望远镜一样去看,有人不停按那普通的多士炉,但弹出的不是多士,而是茶杯。以上不是我们jet-lag产生的幻觉,课程的老师Vincent Jacquier指:“展品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虚拟实景(virtual reality),透过在物件上安装一些视像,令观众有如置身另一个时空的感觉。”例子有Mélanie Courtinat设计的Bloom花瓶,把整个举起反转,看进花瓶底,会看到如放大镜下的微生物影像;又如Salomé Chatriot的Ear Cup,茶壶内装有声音装置,随着观众把茶壶向耳朵倒下去,早前录下的真人对话也跟着“倒进耳膜”。“另一种是connected object,学生尝试把日常用品,连接荧幕,建立物件和人的另一种互动方式。”如André Andrade和Giulio Barresi的作品,按下荧幕前的多士机,等几秒,墙上便有不同的物件弹出,又或者真人泵气,控制荧幕中的汽球爆破。
整个展览如游乐场般新奇有趣,观众都对着展品啧啧称奇,然而,除了好玩,这些科技还能应用在什么地方?“这是所有互动设计的学生经常问自己的问题,我们也没有完美的答案,但实验过程中研发的科技,其实可应用于教学,甚至医学用途。因此这些表面好玩的设计,也可以认真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