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山而建的海洋公园,有一条长达1.5公里的“登山缆车”索道,五颜六色的缆车迎著海风缓缓移动,车内的游客则尽情饱览山下美景。在公园耕耘30年的缆车部助理经理熊建忠,却养成了一个“怪习惯”,每当坐上缆车便会竖起双耳,认真“听诊”缆索、控制塔的声响,判断机件状况。多年来,他与负责架空缆车系统营运的技术人员,每天穿梭于各缆车之间,检测各项数据,又乘坐工程车测试运作安全性,必要时爬上数层楼高的控制塔作维修。他犹记得初次攀上高塔向四周观望,害怕得脚震、心跳加速;亦难忘南朗山发生山泥倾泻,要通宵行驶缆车运送物资;更难过游客的不文明行为,见过遗留的婴儿尿片、车厢内燃点烟火的痕迹。摄影:江智骞 撰文:李慧妍
海洋公园高级缆车部监督李永源(左前)、缆车部助理经理熊建忠(左后)及缆车部经理叶沛成(右),是负责架空缆车系统营运的技术人员。每日早、晚,和服务期间相隔两小时,都有成员登上工程车行驶检查,亦有人员定时纪录数据,包括车速、风速及机器电压、电流等。 每朝7时,缆车部各有一队技术人员,在山下海滨乐园及山上高峰乐园的缆车控制室,启动发电机、柴油机等运作,并检测电压、电流及缆车运行里数等数据作记录。 缆车站的地厍控制室内,放置多部机器检测数据,为确保机器运作正常,地库需长期开冷气,温度保持在21°C 至 25°C。 早上8时,技术人员绑好安全带,站入工程车试行,“听诊”缆索、控制塔是否有异响,及检查缆车的每个支架 (Trestle)上组件,如滑轮等运作正常。 早上9时半,技术人员检查完毕缆车状况,便会将所有车辆运送回山下的车站,等待10时开园接待游客。这才是熊建忠与同事一天工作的紧张开始。 熊建忠说,最怕缆车载客时发生意外,曾试过因发电机摩打不够,令80架缆车在行驶期间突然悬空半小时,他们马不停蹄转用柴油机,并改使用另一条路轨,缆车才得以复行。 公园的架空缆车系统由两个相同的缆索轨道组成,非假日期间,其中一条缆索会停止营运,作维修保养。而日常工作中,技术人员会作定期检查、校正、零件更换及修理缆车等事项,每5年亦有大规模维修保养工作。 熊建忠每次都会仔细抹干净各缆车车厢,他说见到有婴儿尿片遗留车厢,及有游人在车厢内燃点烟火的痕迹。(江智骞摄) 回想起30年前初出茅庐,熊建忠难忘首次爬上控制高塔后,向下望了一望,畏高的恐惧突然涌上心头,双脚更不自觉在震。他又遇过惊心动魄一幕,出发到高塔时,天色骤变、行雷闪电,他形容:“睇住闪电从天辟落海。”吓得众人找地方躲避。 “登山缆车”全长约 1.5 公里,共有240架缆车,每秒3.2米速度行驶,每小时单向载客量为2,000人,双线缆车合共为4,000人,每程需时约8 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