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共女的事】为何总遇烂桃花?要怎样的伴侣,就先变成那种人!

撰文: 许芷婷
出版:更新:

由小学已经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若想知道那是一个怎样的人,看看她身边的朋友就可以了。长大后才发现,为甚么有些人在情路上总是遇到“贱人”,然后弄得满身伤痕累累?我本以为是他们不幸,后来才知道原来“贱人磁石”,是有科学根据的。

(《500Days of Summer》剧照)

4种心理依附:决定你过怎样的爱情生活

(《玛嘉烈与大卫系列 前度》剧照)

要解构“贱人磁石”理论,就要先理解人的“依附心理”:即是你的成长,会形响你的人际关系。而当你恋爱时,你是如何看待对方、和把对方放在甚么位置。心理学网站Psychalive就指出人与人的关系可分为四种,我就把它们命名为四种恋人:

1. 安心型恋人

在我看来,“安心依附”是最理想的一种。若你在童年时与家人和朋友都有紧密的关系,彼此信任、照顾,你在成长中就会能感到“安心”,从而个性也会比较独立和有自信。拍拖时,也倾向信任对方,安全感强,与伴侣关系紧密,又能给予对方自由。

2. 焦虑型恋人

伴侣有没有试过说你太“痴身”?我听过别人投诉身边人太“大男人”,或是“太依赖”,其实这都是焦虑的一种,常常害怕会失去对方,因此这种人往往难以满足,因为他们总是要靠对方付出来营造“安全感”。

(《Lost in translation》剧照)

3. 封闭型恋人

不想跟别人说你的想法?当伴侣慰问时,你总是觉得烦厌?遇到问题,比起与伴侣倾谈,你宁可自己一人静静?要是你的答案全是“是”,那么你可能便是“封闭型恋人”。这种恋人不想跟别人有深入的联系,甚至是伴侣,潜台词其实是:她不能帮我,她亦不重要。

4. 恐惧型恋人

这类恋人我会称为最麻烦的恋人,因为他们心情“大上大落”,连他们自己也不清楚自己想要甚么。他们在两种恐惧中拉扯:怕与伴侣太紧密,也怕与伴侣太远。这便令他们十分情绪化,难以安抚。

网站的研究显示,约一半的人是“安心型恋人”,只有少于5%的人是恐惧型恋人。知道自己是哪种恋人十分重要,因为我们往往会爱上与自己相似类型的恋人。

真正长远的关系:不能再只靠“直觉”指挥

(《Lost in translation》剧照)

为甚么这证实了“贱人磁石”理论?因为若你是焦虑型恋人,“安心型恋人”根本不能明白你,长久下去的“焦虑恋人”予取予求一定只会把对方累坏吓走;若是“恐惧型恋人”,你又会嫌对方闷,不能配合你如“过山车”般的情绪。所以结论是:若你不是“完美恋人”,也不会遇到“完美伴侣”。

还是十八、廿二,可能还是靠“直觉”行事,只觉对方“合眼缘”便可一起,总是追求“一击即中”的感觉,完全不理会对方是否适合自己。但近年,我与朋友们竟开始讨论“男友”与“老公”的分别,说起某个心仪对象,朋友竟大义凛然地嚷:“喜欢又怎样?他不适合你!”要是因为喜欢,最后就算“一败涂地”也心甘情愿,有些人只是因为寂寞,便来者不拒。我总相信若以甚么开始,便会以甚么结束。若以寂寞开始,胡乱找个“机会主义者”,很多时候也只会以寂寞结束。

【男共女的事】一凹一凸真的是天作之合?别企图令对方成另一个我​

要怎样的伴侣,就先把自己变成那种人

(《One day》剧照)

若发现自己不是最好的“安心恋人”,那是不是一辈子都不能在恋爱中开花结果?幸好,其实心理状态可以转变,只要你肯。

首先你诚实的面对自己,然后努力令自己改变。是童年不快回忆?是上一次恋爱失败?是对方不是对的人?经验可使我们更圆滑、成熟、更懂体谅,却不应成为我们的包袱。若想遇到最好的“安心恋人”,便先令自己变得更有自信,更独立,那样的女生谁会担心找不到好伴侣呢?

【男共女的事】男生也有“经期”?正视男生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