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跌价之谜】拆解油价相同 连串巧合?
香港5大油公司油价几乎同步升跌,定价一致,记者追踪香港5大油公司从买油、储存到出售的整个流程,为大家检视各油公司的成本有何不同。
01 原油对冲大不同
进口油价升跌,直接影响本地油公司利润,因此大部分油公司采取对冲策略,以抑止油价急升急跌的影响。不过“投资涉及风险,价格可升可跌”,对冲表现取决于油公司各自的投资策略和眼光,将令每间油公司的成本大不同。
综合油公司网站和相关报道,中石油、中石化、加德士、蚬壳均提及过,公司设有原油期货对冲机制。不过,埃克森美孚曾在其泰国官网上透露,国际原油价格变动难以控制,油价短期偏高或偏低的成本会互相抵消,故其策略为保持长期低库存的燃油,减少持货成本,不做任何原油期货对冲,避免投机和产生额外交易成本。
02 不同油产地入货
香港并不产油,油公司必须由外地输油到港,根据政府2014年香港能源统计年刊,香港进口无铅汽车燃油的来源地,在过去十年间有所变化。
在2004年,八成来自新加坡,两成来自韩国;到了2014年,已变成六成燃油来自新加坡,其余为日本与韩国。从不同来源地买货,油价与运输成本并不一样,加上部分大型油公司有其船队,如蚬壳在新加坡与英国都有独立公司营运油轮;部分油公司则会找外判公司运油,种种因素都会导致来货价与运输成本不一。
03 原油储存量不同
油轮抵港后,燃油会先储存于各油公司油库。根据政府2006年向立法会递交的文件显示,本港有11个油库,其中6个储存车用燃油,大部分都在青衣,只有华润(及后被中石化收购)第二个油库在柴湾。各油库存量差距惊人,中石化有近37万立方米的存量,而蚬壳则只有2.6万立方米,相差超过十倍。油库存量不一导致来货量与储存成本各异,理应影响油公司的定价政策。
本报曾向消防处查询本港最新的油库数量,但处方以商业机密为由,拒绝更新及透露2006年曾经公开过的资料,仅称油库现增至12个。
04 分店网络
香港5间油公司规模不一,油站数目与位置完全不同。埃克森美孚共有50个油站,规模较小的中石油只有10间,相差5倍。
油站数量与分布不同,直接影响公司的销售额、薪酬开支与运输成本等,加上运油过程的种种不同成本因素,油公司的定价理应按个别情况而有差异。城大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总监钟兆伟认为,要做到各大油公司车用燃油零售价几乎一致,以上种种因素就要出现连串巧合,或然率几乎为零。
你想看更多精彩的深度文章吗?请购买今期《香港01》周报,或点击此处:成为我们的订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