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小学女生学coding比男仔深思熟虑 科学成品较美观
现在很多本地小学都开办了STEM课程,培养小朋友在逻辑、科学、机械等方面的才能。很多人都觉得男仔在这些范畴比女仔更有优势,但其实女孩子都可以很有STEM的天份!新界妇孺福利会梁省德学校自上年政府拨出资金投放STEM教育,就全力发展如coding、mBot、科学等课程,有女同学上完coding课程可以写出好几个手机Apps,既有游戏亦有翻译程式,完全不比班上的男同学逊色,可谓巾帼不让须眉。负责课程统筹和发展的何彦辉老师表示,连男仔自己都会自诩STEM较叻,“男同学的确一开始比女孩子投入,但女孩子胜在细心有耐性,会静静地思考,延续性较强,有时最终作品女仔往往会好过男仔。”
男仔学coding好快投入 女仔深思熟虑
5位小学女生排排坐,向记者分享STEM课程上的所感所悟,有趣的是,她们虽不是十分雀跃,但当介绍自己的作品时,眼睛都闪着亮光。小五的吴欣桐对coding很有兴趣,主动参加编程兴趣班,惟报名的男生居多,14个学生中只有3个女同学,但也无碍她喜欢coding,“我数学比较好,虽然不打机但有时也喜欢玩手机游戏,所以想自创游戏程式给自己玩。”她写过不少程式,例如翻译Apps和不同的手机游戏,而最满意的一个成品是60秒内要玩家计出多条数学题的答案,很有学习意义。
男生和女生学coding到底有没有分别? 负责教coding的徐博雅老师即表示有一定的差异,成品大家都差不多,处事方式就很不一样,但不分优劣。“男仔会学得快点,因为大部分男仔对电子产品已十分熟悉了,所以一来已经很兴奋,不停向前冲;女仔相对比较慢热,她们会先观察, 向老师确认每个步骤才会动手,比较深思熟虑。”
徐老师一般都会让同学自己思考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或者只会提供素材,让小朋友自己思索或上网找资料,不会直接明说。她发现低年级小朋友的表现不一定比高年级差,coding班的小朋友小三到小六都有,徐老师会特意向小三同学讲解每个步骤,“我们都会觉得小三的小朋友可能会比较懵懂,其实不然,有次我让全部小朋友玩一个编程游戏: Hour of Code ,开头几关三年班同学做得比较慢,最后却反超六年班。”徐老师认为年龄其实不是很大障碍。
女同学钟情砌mBot
女仔不一定只爱玩布娃娃,偏偏有两个女孩子特别喜欢摆弄和组装零件。同样是小五的范芷澄和吴泽欣对写手机程式不怎么有兴趣,对机械人mBot倒是情有独钟。她们参加学校的课外班“常识百搭”,自言对科学、电子科技有浓厚的兴趣,不过砌机械人的过程中亦遇到困难,主要由于机械人容易变得不稳定。“螺丝有时拧得太松太紧,机械人就会走得有时快有时慢;零件放错位置就会走不动,如果车轮松了或者歪了,机械人就不能走一条完整的直线。”她们非常享受砌机械人的过程,因为砌mBot可以拧螺丝、加配件、学习看说明书,特别有娱乐性。负责老师刘永康表示她们之后会学习转弯等更多机械人操作,并将会参加比赛。
STEM的课外班很多时放学后举行,小朋友要迟回家,不过她们不约而同地表示爸妈虽不一定理解STEM,但都会支持。范芷澄妈妈直言其实不太明了囡囡实际上在做什么,但眼见她很喜欢,所以都会鼓励她去尝试。
做手工作品女仔比较细心
小三至小六学生每星期都会有活动堂,针对不同年级学习不同STEM范畴,小三学编程、小四学造空气砲、小五造手动风扇、小六造气垫船。
小四同学植凯晴和郑钰琳刚上完空气砲堂,觉得全部同学都很兴奋,“很好玩,会有比赛,把空气砲射中分数牌,看哪个同学得最高分。”
兼顾小四活动堂的徐老师指创作空气砲时因为涉及手工,男仔会粗暴地把纸张剪到破破烂烂,“女仔就会比较温柔,成品都很漂亮,而男仔的成品就很粗糙,但空气砲的威力却较大。”不过徐老师笑言可能只是男孩子力气较大而已。
学校利用政府拨出的款项尝试创造不同舞台让小朋友发挥,例如设有Minecraft、Scratch、编程等兴趣班,让小朋友自由报名,反应十分热烈,往往60多人争取一班20个名额,所以常常要抽签,负责STEM课程统筹和发展的何彦辉老师坦言,的确男仔报名多过女仔,“男仔觉得coding就是打机,因为都是对住电脑,所以男仔特别对这方面有兴趣。”
他又指,学校暂时未有一个活动室专门进行STEM研究,可以凝聚一班小朋友,现在学生太分散,他希望将来会改建一些房间让优秀的小朋友专注发明,提升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