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父母,就是小孩的安全网│Sci Papa
究竟,一个人要拿出多少勇气,才能有足够胆量去结束自己的生命?尤其对于还十分年轻的学童,花花世界,却宁愿选择离开,他们一定有说不出的压力。每隔一阵子,总会看到一两宗学童了结生命的新闻,笔者每次都感到十分惋惜,心理不禁想问,为甚么小小年纪却那样的看不开?【编按:作者为Sci Papa】
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背后独特的故事,背后的原因实在无从稽考。一个小孩的离开,对香港只是少了一个人,对学校可能是少了一个学生,或是要作出应变及处理其他同学的情绪的一件事,但过一阵子,事情总会被淡忘。但对于父母,子女的离开,一定会是一个永远磨灭不了的伤疤。
研究:父母的行为是子女的安全网
一个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研究发现,父母的行为,其实可以成为子女的安全网。根据美国辛辛那提大学两位教授,在2017美国公共卫生协会会议上的报告,父母有几种行为可以减少12至17岁的青少年有自杀的想法,这些行为对12至13岁的青少年更为重要,因为他们思想较为幼嫩,而能够支撑他们的圈子,例如是朋友圈,亦未完全成形。
对于这些12至13岁的青少年,父母如果甚少对小孩说“因为他而感到自豪”,他们会有多五倍机会有自杀嘅念头,亦多七倍机会尝试自杀。而对于16至17岁的青少年,甚少接收到父母“因为他感到自豪”,会多三倍机会有自杀念头,以及多四倍机会计划自杀。
父母多赞赏小孩 助他们面对困难
除此之外,负责该项研究的教授Keith King指出,多一点赞赏小孩“做得好”,多对他功课上作出支援,都会减少他们有自杀念头和行动。Keith King进一步指出,孩子们需要知道有人在他们的背后支持着他们,与父母的正面互动及联系,这些支持及感觉都有助他们面对困难。教授亦认为是次研究结果十分之全面,不论性别如何、种族如何,都有相似的发现。
无论外面多风大雨大,回到家里就是需要一种安全的感觉。虽然父母无法每次都为小孩在外面遮风挡雨,亦要学懂放手让小孩自己面对这些风雨,但作为父母,我们却可以把“家”营造成一个安全有爱的环境,为他编织好一个安全网,让他累了的时候有个地方歇歇,迷失时也不会走错路。
参考资料: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17/12/171205091558.htm
Sci Papa (专页:Scientific Papa)
喜欢科学,但更喜欢老婆跟女儿。觉得科研跟“凑女”都是要有极度的耐性,不怕失败,还要懂得自我反思后用不同方法再尝试!将育儿及科学融合,期望伴著女儿走一条快乐的成长路。